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市直不去,我把镇子带成全国示范>第272章 三大阵营

大年初一早上,各个山头上都是白的。

虽不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景。

但是对西南村子里的孩子来讲,足够她们欢喜很长时间。

田坝里有人在堆雪人儿,只不过堆起来都是黑乎乎的。

也有小孩子在打雪仗,只不过捏在手里的雪,很快就成了冰疙瘩,打在人身上,跟特么石头一样。

这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烂漫的事。

不过还是有人把雪里包着鹅卵石朝人身上扔,很快就是难以入耳的骂娘声,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有些煞风景。

其实路面上铺不上雪。

只有枝头,作物的叶子上,还有那枝头上边覆着薄薄的一层罢了。

再看看天空,很亮很亮,已经出太阳的迹象。

一会化雪的时候,会把人冷得发抖。

这个时候也有人会感慨一句,“如果不是兴汉今年……这下该说昨年,不是他昨年带大家把路给修了的话。”

“这个时候的机耕道上,怕又是泥汤汤了哦。”

当然,说这种话的,基本都是跟着王耀祖做了点事,挣了点钱,这个年过得还算顺利的地。

而其余的人,他们在刻意地忽略这条路的意义。

田埂上有人早做了防备铺上了厚厚的稻草。

每年收了稻子,稻草多到牛不吃完,家里烧不完。

大家都会留一些,在春节前把田埂上铺上一层。

卫芳仪走在上面还在感叹,“哎呀,松松软软的,还防滑呢 ,好舒服啊!”

她从油菜苗上把雪刮在手心里,感叹一句后,把雪塞进前面王耀祖的领口子里……

卧曰……王耀祖其实也没有多冷,但是他的反应很大,就是做给卫芳仪看的。

逗得卫芳仪咯咯地笑。

这笑声自然也会引得各家各户守在院坝里的人的注意。

他们心里都明白,王家老大找了个城里的媳妇,很漂亮,用不了多久就要结婚了。

他们都很羡慕,但是都要装作一副,老子不稀罕的样子。

这一部分的,多半是在外面务工且已经成亲的人,在三十岁之内。

就在最近几天,大队上的年轻人,已经分成了三个阵营。

第一个阵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

他们特征:喜欢在机耕道上抽烟。

喜欢把鹅卵石脚踢进麦田里,然后装作不痛,还很帅的样子。

穿蓝西装,白衬衣,打红色领带。

对了,把毛衣穿在衬里里面。

梳分头,用嘴角叼烟,要把脚搭在某一个高处。

主要突出一个潇洒。

这一个阵营的基本结了婚,甚至有了孩子。

喜欢说自己在沿海城市的收入,每当引得别人羡慕的时候,他们又会谦虚地摇头,“没挣多少,没挣多少,你不知道我们那个工友昨年子差不多存一万块……”

这代表他们也有机会存一万,并且很快就会达成这个目标。

他们会把在外面的见闻放头上当光环,回来后,瞧不上这个,瞧不上那个。

当然,他们也瞧不上王耀祖,更瞧不上王兴汉,时不时还会啐一口,“书记算个锤子,球一点大的官,有好不了不起?

第二个阵营:外出务工的女人。

以前一起长大的姑娘明明在离开家乡前都可以跟他们无话不说。

可是出去一趟之后再回来,看着这些西装男子们,梳着大偏分,时不时甩甩头发的男人们,她们是真的提不起一点想跟他们说话的兴趣。

也许在某一个厂里,她们见到过颇为潇洒的帅哥。

也许他们还会说两句粤语。

唱起歌来,可能还会像四大天王的某一位。

见过那样的男人之后,在机耕道上吹牛逼的这些年轻男子就再难入她们的眼了。

几个姑娘甚至凑在一起朝他们翻白眼。

她们的审美有了提升,而那些男人其实也是照着她们的审美去打扮自己的。

要不然也不会留着郭富城的头发,穿着刘德华的衣服,唱着张学友的歌……

黎明:我呢?

众所周知,四大天王,我们只认仨……

可是呢,这些女人也不愿意多看他们一眼。

当然,她们更不愿看第三阵营。

第三阵营:留守老光棍。

好了,这部分秀儿的过去,就不再多介绍。

只要知道他们的现在就行了,有了动力,有了方向,想搞婆娘,但听说得先搞钱。

于是就跟着有了婆娘的陈德欢和胡用他们,一切鄙视从外面返 乡的男女。

说来也奇怪,他们居然相互都看不起。

只不过表现形势不太一样。

外出务工的两大阵营喜欢指指点点。

而留守光棍们大过年都在干活,以此来证明和他们本质的不同 。

就拿陈德欢来讲,天不亮,他就忙活起来了。

王耀祖和卫芳仪到堰塘边的时候,陈德欢已经在了,踩在网箱周围木板上,正在投饵。

卫芳仪过去看了看饵料,这都是自制的,新鲜,香味也浓……

量不多。

都是王耀祖提前打了招呼的,秋天养了膘,冬天最冷的时候,少投喂一些。

在卫芳仪的指导下,越冬前做了鱼体检查,防病防害防损失。

陈德欢说,“早上我把塘底翻了一下。”

“拉得成型。”

说到这里陈德欢还很激动,“我看了看,好肥哦,三四斤一条条的了。”

“估计五月份的时候能长到六七斤呢。”

卫芳仪说,“不会!”

“冬天一过,会掉膘。”

“要恢复一段时间,体重才会回升。”

“最多也就五斤多一点。”

“所以我才跟耀祖说要投料保膘。”

大嫂是这方面的专家 ,陈德欢有小小的失落,但已经很满足了。

一想到离丰收只有三个月的时间,陈德欢就激动得哈口气在手心里,猛搓。

机耕道上有人拿着鱼杆从赖青山家的院子前过,摸出一包黄金叶,给赖青山散烟。

还跟赖青山打听,“青山哥,哪个堰塘鱼肯吃钓?”

赖青山拿下巴顶了顶王耀祖那个方向,“那儿,里头的鱼三四斤一条条的,你敢不敢去嘛。”

“王兴汉把你龟儿皮给剐了。”

拿鱼竿的年轻人哼哼道:“老子信了他的鬼。”

“他妈卖批好大个官?好了不起啊?”

“那都是集体的东西。”

“我没同意承包。”

“那就是没有全部通过。”

“没有全部通过,那就还是集体的。”

“老子今天要去钓几条呢!”

他真的就拿着鱼竿朝那一亩网箱所在的堰塘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