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市直不去,我把镇子带成全国示范>第263章 区别对待

杨恒初中毕业在大队上当小学老师了。

后来的高中课程是自学的。

他也想着有一天能踏进大学校园去看看。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很难。

即便是函授,夜大,那些都不算真正的大学。

只有王兴汉明白,他们这一代,在风口上,但是牺牲也是真的大。

多年后,王兴汉跟杨恒一起喝酒问他,“后悔不?”

杨恒说,“这有啥后悔的!”

喝得上头之后,杨恒一扫平日里的斯,声音雄浑豪迈地朗诵了一遍白杨礼赞。

关键是他上辈子也没有去过大西北啊……

杨恒看着手里的奖金甚至都觉得这是不真实的。

用一句后来小说里的话就是“我老李这辈子就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杨恒发钱发给了老师们。

只有他和卢向前没有走,其余的老师都去庆祝了。

杨恒却眼巴巴地半天不敢把钱收下。

“兴汉呐……”

“我们也是见过钱的。”

“虽然条件不好,但是每年家里的鸡鸭猪卖了,总还是有些闲钱。”

“只不过他们都躺在信用社里,不敢动。”

“我每天都在想,如果有了闲钱,我要添置这个,添置那个。”

“有好多东西我都想买。”

“可是现在闲钱就在手里,我脑子一片空白,居然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卢向前本来想开玩笑地跟杨恒来一句,“要是不知道买什么,就把钱还给王书记……”

结果他的话没出口呢,杨恒就把钱放在王兴汉的面前,“你……拿回去吧,千万别犯错误。”

卢向前都懵了,他是真的不敢收?

王兴汉说,“这是我们搞材料,关书记亲自拨的钱。”

“我可以自由支配。”

“学校要建设,要发展,教育品质要提升。”

“干指头沾盐,哪有沾得起来的道理。”

“教师有资格享受待遇。”

这年头的老师好像很看不起自己的似的。

这当然和历史因素有很大关系,包括王兴汉的老师石光明,其实也能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点忧郁的气质。

这是因为教师这个群体在七八年之后刚刚才摘了帽子。

他们不论从社会地位,还是从待遇上来讲都还处于一个底谷阶段。

是底谷,看清楚,不是低谷。

可以举个例说明,王兴汉在市直工作的时候有个同事,以前就是师范专业的。

市委组织部去师范选学生,师范专业每年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调干生”名额。

什么意思呢,就是从教师编转行政编。

王兴汉那个同事说这件事的时候还很羞耻,“为了一个名额,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是美化,人世间最丑恶的嘴脸 ,在那一刻暴露无遗。”

当然, 这些话都是那位同志喝多了之后才说出来的。

可能也是在为他的某些丑陋行为忏悔吧?

说这个的原因,就是从侧面说明,这年头,如果有得选,说什么也不会读师范。

这也是王兴汉可以轻易把这些老师挖过来的主要原因。

他们没得选!

大学生的待遇都这么差,这个村办小学的初中毕业生老师凭什么拿这个钱?

杨恒心里没底,也更担心王兴汉这个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走上什么岔道。

不过当王兴汉说明这钱的来路时,杨恒的疑虑打消的同时,眼里又多了一些期待。

似乎一眼就能看到以后美好的日子。

杨恒又有些担忧,“王书记,来年,不会断了这些娃娃的鸡蛋吧?”

王兴汉摇摇头,“忘了说,正月十五一过,先给老师建缩舍,再给学校盖食堂。”

“接着,挨着小学,再建个幼儿园。”

杨恒低头看着手里的钱,眼泪啪嗒地掉在钱上,他赶紧把眼泪给抹了,小心地把钱给收了起来。

杨恒说,“我现在就去给老校长送钱去。”

老校长没编制,他是大队以前少有的文化人。

那几年被镇上那帮狗东西用绳子捆着天天游街挨骂。

现在也是少言寡语的,王兴汉觉得他有点抑郁。

他对大队的教育是有功的。

这些对河庙嘴,对平桥镇有功的人,都不该在晚年过得那么凄凉。

王兴汉瞅了瞅两眼发直的卢向前,“是不是没想到,一个如同虚构出来的画面,也能让杨恒那么感动?”

卢向前点点头,“这些生活在城里随处可见,可是他们也并不怎么在意。”

王兴汉说,“坐享其成的人永远都不满足,靠双手勤劳致富的人才觉幸福。”

“返程路上,告诉她们新建宿舍的事,让她们对返程的路途也更期待一些。”

卢向前好像终于明白,王兴汉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总能知道人家的痒点在哪里。

对朋友、战友、兄弟来讲,痒点就是爽点。

对敌人、小人、死人来讲,痒点可能就是痛点,当然,也有可能是终点。

对这些才刚刚要走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讲,还是得拿糖哄一哄,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的梦想。

精神上可能会受些折磨,但是在肉体上,给他们一些足够的补偿。

他们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不是加精神点的法师。

王兴汉已经默默地决定,以后平桥的老师,一定是全县待遇最高的,没有之一,除非他当了县委书记……

对刚入社会的小年轻,王兴汉给了他们一个新书保护期,呵护着他们进步。

那么对那些在体制内已经混得很熟的老油条呢?

就得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了。

常瑞龙是编撰小组的主力选手,文字功底扎实,阅读量大,是马列的资深读者,吃得也很透。

这一趟回家休息得很舒服,好久没放这么长的假了。

只是也不踏实,每天都要给镇上打个电话。

他也是刚结婚不久,老婆总担心第二天,丈夫又要回到那个小镇上,没日没日地工作。

这天夫妻二人一同去打电话,街上鞭炮爆竹声四声,擦炮被小孩子当成手榴弹一样乱扔。

妻子前一刻还在笑,看到丈夫一提电话,马上瘪嘴。

“王书记,提前给您拜个早年啊……”

“点个卯,嘿嘿……”

“什么,明天起不用点卯了,放心大胆在家过节?”

“好好好,谢谢王书记。”

一听丈夫从明天起就不用打电话的时候,妻子揽着他的臂膀,开心得原地起跳。

常瑞龙也高兴啊,还有更高兴的呢。

只听王兴汉在电话里说,“上面拨奖金,你们一人也有六百块。”

常瑞龙两眼放光,“真的?谢谢王书记 ,什么时候……”

王兴汉打断道:“六百块也不用你跑一趟了,年初三回来报的时候,再领吧!”

卧草你大爷……前一刻心情巨好……后一秒,王兴汉大过年的,你不要逼我咒你全家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