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的上海轿车上。

关胜和孙世国同车,副驾是辛秘书。

孙世国打着哈哈在问,“辛秘书,兴汉同志开始拉着你,不依不饶地在讲什么?”

辛万全哭笑不得地说道:“王兴汉同志逼我把财政局和教育局两位局长的电话告诉他。”

关胜问,“你给了吗?”

辛万全说,“给了,我不给他不放我走啊!”

“我就没见过这么死缠烂打的干部。”

孙世国的目光在窗外,心思在车里,辛万全给书记当秘书当得太久了。

有点飘了。

能跟在领导身边混的人有他的本事是对的。

但是他们的能力不该被神化,毕竟人性的弱点摆在那里。

听到身边的无数恭维之后,再难听到什么逆耳的话。

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做的所有事和说的话都是对的。

于是便没了分寸。

当秘书的,可以将书记想知道的事情以客观的方式告知,当个传话的就可以了。

最大的忌讳便是带着主观的情绪。

当然,辛万全是关胜的秘书,孙世国哪有资格敲打,只当是没听到刚才的话。

然而关胜却沉声问,“死缠烂打不好吗?”

不等辛秘书回答,便字字铿锵地说,“我看平桥镇缺的就是死缠烂打的干部。”

“要是早来几个死缠烂打的干部,平桥镇倒也好了。”

辛万全的脸皮子有点红烫,认识到自己在加了主观意见之后,让书记心生不悦了。

这就是孙世国之前看到的问题所在。

县委办的主任年纪到了。

现在正是空缺的时候,以往都有不成文的规定。

两办的主任通常都有党和政一把手的秘书接手。

有一段日子,辛万全觉得自己能够接手县委办。

原因也简单,他跟在书记的身边时间够久,最知书记喜好,接手县委办主任一职,也在情理当中。

可是,这个世上哪有哪么多的情理之中呢!

孙世国没让车内的气氛冷下去,而是跟关胜说,“兴汉同志有个干事的样子。”

关胜也说,“年轻人,要多关怀,多给他帮助。”

孙世国当然明白关胜现在最关心的点在哪里,即时道:“回去后,我会亲自给财政局和教育局那边关照一声。”

“希望兴汉同志能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尽快拿出点成绩。”

唔……关胜沉吟一声。

孙世国笑着说,“书记每天都有小憩的习惯,今天是搞忘了啊!”(王兴汉这小伙子不错,让书记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关胜突然打了个哈哈,“你不提,我都没想起,这一说,倒是有点困了。”

辛万全跟司机压了压手,示意他开慢点,开稳一点。

司机:尼玛卖批,要不你来?老子又不是聋子,我听不到他们说的啥?要你批夸卵夸,曰尼的瘟!

孙世国是真正的高段位。

如果留心的话,会让人觉得他说话做事处处都有一定的深意。

就像此时,他其实在点辛秘书:书记因为王兴汉连午休的习惯都没顾得上,这个人值得你多关注。

可是呢,辛秘书却把心思放在了那引起狗屁倒灶的事情上,像只应声虫。

哎……

……

王兴汉没有着急着去办自己的事情,而是到了姚兰溪的办公室。

姚兰溪却埋着头不看他。

“谢谢!”王兴汉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

姚兰溪依旧不抬头,“终于让你抓住机会一鸣惊人了。”

王兴汉说,“是姚书记给机会。”

姚兰溪哼道:“不给机会行吗?平桥镇啥都没有。”

“关书记还是被你那小康之路四个字给引来的。”

“说到底,事因你起,也是由你亲手解决,好像都说得过去。”

王兴汉嘿了一声,“怎么感觉姚书记就像不高兴?”

我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姚兰溪心里嗔了一句,但不能说,说出来就是女儿家的作态,像在生气撒娇。

姚兰溪终于黑脸抬头,“你昨天去哪了?”

“关书记带队下来这么大的事情……”

王兴汉直勾勾地看着姚兰溪。

姚兰溪却是一副很凶的样子说出来最软的话,“我连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王兴汉说,“我想到你平时洗澡洗头不方便,买书的时候,顺便去看了看热水器……”

姚兰溪脸色微微一变,泛起一抹霞色。

“要那东西有什么用?”

王兴汉摇摇头,“没啥用。”

你……姚兰溪的眼珠子都瞪圆了。

王兴汉说,“我没把热水器搞回来,但是我搞了个新东西,比热水器好用。”

“今天晚上我就给你装上。”

姚兰溪的目光闪烁,那一刻,心跳得尤为剧烈……

“忙了一天,不回去休息,非得今晚上装?”

王兴汉说,“明天我就要去县里。”

“明天要去找财政局和教育局的两位一把手。”

姚兰溪好奇地看着王兴汉,“你要来了电话,不是该先打电话?”

不过,姚兰溪马上改口,“等等,你要电话只是要给关书记看的。”

姚兰溪聪明啊……王兴汉点头,“关书记如果不给两位局一把手打招呼。”

“那就说明学习材料的事不急,可以往后放一放,按部就班工作就是。”

姚兰溪眼波流转之时,王兴汉说,“书记,我先去镇长那里,按惯例,今晚是要请一顿酒的。”

王兴汉走了,姚兰溪依旧没从门口收回目光。

门外不断传来,镇公所众人的招呼。

“王书记!”

“王书记恭喜啊!”

“是不是请客下馆子?”

“今晚我来安排?”

王兴汉却很客气,“我这就去请示镇长。”

姚兰溪见过太多年少轻狂的年轻人。

他们的口号便是:不狂还是什么年轻人。

也就是说,王兴汉现在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都可以理解。

但是姚兰溪理解不了的是:王兴汉太稳重了。

这个时候想的不是怎么应祝欢呼,而是照顾胡敬富的情绪。

之前姚兰溪对王兴流的认识:不掺合别人的事。

对人性认识颇深,有足够的自信,从来不把主动权交到别人的手里。

他也不需要别人的褒奖同,有自己做事的节奏。

从不浪费时间干背离主线的事,每走一步,稳得可怕。

最关键的还是在跟领导相处的分寸。

这些看上去的优点其实也是有两面性的。

优点相对应的缺点其实也很惊人:薄凉、奸诈、自负、缺乏耐心。

如果这么看来的话,弊大于利。

可是,姚兰溪却能看到,王兴汉对这个世界的善意。

只这一点,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