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市直不去,我把镇子带成全国示范>第8章 娃娃才是未来的希望

大哥说要让河庙嘴村家家能吃上鸡蛋。

可是河庙嘴村不缺鸡蛋。

他们舍不得吃。

用最低的价格卖掉,把钱死死地捏在手里。

王兴汉后来下海和一些国企子弟聊九十年代时,他们那个时候还是娃娃。

每天早上标配有个鸡蛋。

可基本都被他们给扔掉。

要知道同时期的河庙嘴村,能吃鸡蛋往往是逢年过节或者什么特殊的日子。

不是没那个条件,而是长辈们手里抓着东西,抓着钱,才格外的踏实。

你要跟他们说孩子长身体,他们会说,“孩子怎么都会长大的。”

怪他们吗?

其实也不怪他们。

都是穷怕了。

王兴汉要让河庙嘴村脱贫,首先要治的是穷病。

治疗穷病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手钱。

是不是很矛盾?

他们有钱了,还会穷?

不穷了,还会有穷病?

这不就是病根吗?也是许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出来的逻辑闭环。

河庙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几十年都没走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的河庙嘴村需要有人带一带他们,把闭环给他们解开。

有人说,靠宣传,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从思想……

滚尼玛的思想。

他们要真有思想,还用你来讲。

河庙嘴要的从来都不是照本宣科的干部。

王兴汉在回来之前,差不多就把未来的两年计划给制定好了。

从哪里开始呢?

就从学校吧……

算了,还是多线操作吧……

和大学多乡镇路上走到大队的十字路口。

破旧的小学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六个年级,六个班,一个班上最少也有三十人。

能在这么落后的地方看到这些新鲜血液,王兴汉很激动。

读书声虽然很整齐,但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口音,益州话不是益州话,普通话不是普通话……

难听得一批。

“大哥,你去庙子上找庙祝……”

王兴汉嘱咐了大哥几句,再说,“我去找杨凡。”

大哥走的时候,王兴汉还特地交待,“水缸子让它空着。”

“我回来挑。”

就看到大哥的笑容多了一点嘲弄。

王兴汉冲他喊, “你收敛一下,要不然不给你找大屁股媳妇了。”

“嘿嘿!”王耀祖朝王兴汉笑笑,浪着扁担一晃一晃地朝家的方向跑得飞快。

老二要搞事啦,老大等这一天很多年,终于来了 。

杨凡是王兴汉的初中同学。

王兴汉在镇上读高中,杨凡就在大队上教小学了。

村办小学没编制,但是他一点都不在乎。

后来听说,他干到五十岁依旧没编制。

但他依然还是守着这个小学,送走了最后三名小学生。

聪明或蠢来定义不了他。

这一定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有信仰的人,不应被辜负。

下课十分钟,杨凡端着茶杯出来看到王兴汉的那一刻,他拖着王兴汉就要教室里走……

王兴汉把他拖回来,一脸嫌弃,“别耽误娃娃的休息时间,我们去抽支烟,有事情找你。”

王兴汉知道杨凡是要把他当成典型在班上宣扬。

甚至连词都想好了。

用夹生的普通话跟一群八九岁的娃娃说,“同学们,让我们欢迎省财经学院刚毕业的大学生王……”

尬不尬?

杨凡可能不觉得尬。

上辈子的王兴汉甚至会觉得骄傲。

但现在的王兴汉会觉得很尬。

你拼了命地想跟娃娃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应该如何如何通过学习的方式走出平桥镇去外面看看。

再过几年,他们坐上客车,转了火车,花上三天三夜去了沿海……

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不读书也可以走出去……

一天挣十八块钱的高工资……

回乡穿着甩尖子皮鞋,轻轻一甩头,飘逸的长发彰显我尊贵的气质,就问你,不读书怎么了?

王兴汉说,“你现在跟他们讲再多,他们听不进去。”

杨凡手里夹着王兴汉散的红山茶,叹口气 ,“不用说的,能怎么办呢?”

“总希望能教出来几个是几个。”

“知识改变命运……”

“兴汉,你不同意?”

王兴汉说,“我同意,不过要用对方法。”

“从古至今,劝学不是靠嘴。”

“而是要让他们看到真东西。”

杨凡刚有点沮丧,马上被王兴汉把胃口给吊了起来,“什么真东西?”

王兴汉看着黄泥巴的操场上,一群脸都没洗干净的小娃娃在疯跑。

女生跳着橡皮筋,一边跳一边喊,“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涩、涩……”

“小皮球,用脚踢,马兰开花21,256,257,28,29,三十一,356,357,38,39,四十一……”

打沙包总把中间来回奔跑的小娃当贼打。

沙包不是六个面的破布缝的。

而是两个面,中间塞得实实的应该是米……

感觉能把人给砸死。

滚铁环,攻城,脚挽脚玩着编花篮……

杨凡拿手肘顶了顶王兴汉,“出去读了几年书,怎么还学会卖关子了?”

王兴汉还没有跟这个时空完美地契合,就像坐了大摆锤,就是游乐园里的那种,不是会所里那种……

总会有晕乎乎的时候。

收回目光,王兴汉弹弹烟灰,“前几天有群穿红工衣的从这里路过,往山里去转了一圈是吧?”

杨凡有点印象,“说是我们这边找到石油了。”

王兴汉说,“也有可能是金,也有可能是玉。”

杨凡满脸惊讶,“真的?”

王兴汉翻翻嘴皮,“你不是问我给娃娃们看啥吗?”

“有的东西不一定要出去看。”

“有句话叫,我不去就山,让山来就我。”

不等杨凡再开口问,王兴汉便说,“教孩子们一首顺口溜!”

“地质郎,山里走,不出金玉就冒油。”

王兴汉瞅了一眼出神的杨凡,“记住没?”

杨凡点点头,但他死活也没办法把孩子见世面和简单的顺口溜联系在一起。

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很快就到了。

五十多岁的校长提着一口破钟出来,用铁棒锤敲了几下。

小学生怪叫着朝教室时冲,像退潮一样。

杨凡走了两步,朝横穿操场的王兴汉喊,“真的不去跟学生见一面?”

王兴汉也不回头,站在操场的边缘发了几秒钟的呆。

这里……应该竖一根旗杆,国旗都不升,八九点的朝阳如何升?

抓思想抓教育,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王兴汉要走官场,绝对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河庙嘴既是当下的事业,也是一辈子的家乡!

狗:格局太小啦……

王兴汉的官道,从这里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