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总裁豪门>闯荡俄罗斯>第94章 畸形贸易

栾一来,宁波一家大型国有进出口公司驻彼得堡办事处的代表。栾一来的公司一直以来都是做信用证贸易,主要客户基本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外开放市场,大家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于是公司派栾一来到彼得堡拓展外贸业务。栾一来原本以为俄罗斯贸易会遵循国际贸易惯例,通过开信用证达成买卖双方的交易,但到了俄罗斯后才发现这里是另一个世界:信用证根本不存在!

俄罗斯无法开展信用证贸易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点:第一,苏联解体后,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国有银行的实力被大大削弱,刚刚建立起来的商业银行因实力不足,且缺乏良好的信誉,外国公司普遍不接受俄方开出的信用证;第二,苏联解体后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新涌现的私营企业刚刚起步,极度缺乏资金,出口企业希望国外的买家百分百预付款,而进口企业则无力支付进口货物款项,不要说提前支付,就是货到付款也做不到,只能等售出货物后再付款;第三,俄罗斯的法制法规处于“真空”和“半真空”状态,国际仲裁和国际保险机制尚不健全,“黑社会”和“马匪”在社会上大行其道,肆意横行,债务纠纷很少通过正规或者法律渠道处理,而是靠雇佣职业杀手来解决。

在无法开具信用证、走正规外贸途径又行不通的形势下栾一来决定摸着石头过河,先探探路子,于是从国内发了一个四十尺的货柜。从宁波走海运光在路上就花了整整一个月,到彼得堡后货物却迟迟无法通关,这些俄国的官老爷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报关,栾一来不得不拿出中国人惯用的招数,用送礼来打通各个环节,两周后货物从海关拉到了仓库,但他发现箱子里的货物有一部分已经过季,还没开张就成了积压商品。

栾一来叹了口气,可是又无能为力,人在异乡为异客,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虽然第一笔订单来得不那么完美,但拿到货还是件高兴的事,接下来他考虑着怎么把这些货卖出去。他首先想到了商场,在彼得堡有很多大型零售商场,规模宏大,位置佳。于是他尝试着把商品放到彼得堡几个大型商场里销售,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商场就是个坑,把原本是普通消费品的货物当成了奢侈品来销售,商店在栾一来报价的基础上加价两到三倍,甚至更高,大大拉高了商品的售价,这样不仅拖慢了商品的销售速度,还给结账带来巨大的汇率风险,卢布每天都在贬值,货物卖得越慢,结账周期拉得就越长,供货商的损失就越大。

在商场销货行不通,栾一来就改为面向市场销售,但是他在自由市场没有摊位,不得不把货物赊给俄罗斯的小商小贩代销,他在仓库里放货,在记事本上记录下每个人拿货的品名、数量、价格、总价,以及赊货人的住址和联系电话。一周过去了,有人回来返钱,也有人音信皆无,如石沉大海,所以他不得不带着林坚强去挨家挨户的催账。

栾一来怎么都不会想到一向风光无限的他现在连专职翻译都配不起了,只能找个兼职翻译来帮忙。

林坚强和栾一来约好在车尔尼雪夫斯基地铁站见面。栾一来,个头儿不高,红光满面,看上去气色很不错。林坚强有些诧异,按理说生意一团糟,应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才对,可他看上去一点都不急,就像这些货是别人发来的,所有的损失与他无关。

来彼得堡半年多了,林坚强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中国商人,他把这里的中国商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倒爷和私营企业主,他们为了自己的生意日夜操劳,风里来雨里去,废寝忘食,用生命在赚钱;另外一类就是国内大公司派来的贸易代表,他们就像官大爷,动不动就打车,下馆子,平时还有美女相伴左右,出手阔绰,生活奢靡,至于公司生意呢,好像并不怎么上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到时候打个亏损报告发到国内就行了,损失都是公司的,自己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

栾一来拿出一个本子,上面有三个俄国人的名字,没有电话,只能去家里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