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耽美小说>[综武侠同人] 在江湖,正说书【完结番外】>第92章 京城图14·说书后续

  这个关于剑道的说书故事讲完了。

  斗篷生说罢,大茶楼上下满满当当的听客这次却并没有如同往日里一样,当即便起身陆续出门离开。

  除了一些好不容易托关系加塞进来听书、或是几个走了好运的家伙恰好找机会挤进来凑热闹的,这么两小撮非江湖人士听完故事,立马就闪出茶楼大门急慌慌回去召集狐朋狗友好好研(吹)究(嘘)一番,余下的大部分江湖人士里,近八成都是各门派、各世家或独行江湖的“用剑人士” ,他们还都结结实实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没有立刻动身。

  众剑客之中,有人听完这整个说书故事后,发现故事中有一个观点哪怕到结尾,都未曾被推翻过——武器的特性、功法武学的类型与人的特质,三者应当相对应。

  故事中,开头第一大段情节里,叶白便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他当时指出,每种款式的武器,根据其材质、做工、款式等方面,会具有不同特质,从而有了相对应的不同类型使用方式。

  就比如,重剑无锋,则使用时可借其本身沉重的特质运用惯性斩,重剑宽厚,则使用时剑身一侧便可以作盾抵挡攻击,而兰遂意那柄具有轻、薄、细、软等特质的剑,用法自然也大大有别于其他款式的剑。

  且叶白又说,不同类型的使用方式实际上便近似于不同类型的功法、武学,而不同性格的人实际上也有其最适合、最匹配的武器与功法。

  这其实同样也不难理解。

  一个性子直来直去、没什么脑子的家伙,练练拳脚,耍耍单刃的大刀,很合理;一个脾气暴烈、力大无比的家伙,挥舞起大锤、大斧、双锏等武器,那虎虎生风之劲,足以令人望风而逃;而心思细腻诡谲、肠子千回百转的家伙,也是很适合暗器等特殊武器的……

  再说,单就剑一种武器而言,宽厚沉重的重剑、轻薄窄软的细剑、双手都执的双剑、还有长短剑、子母剑、琴中剑、各方面都适中的制式剑……那么多不同样式的剑,也是各有特性的武器,用法自然不同,不同剑客对剑的偏好也不同。比如腰上卷剑的兰遂意就不会乐意去背一口重剑,比如不通音律的某些人一般就不会想着如莫大先生那样搞个琴中剑。

  岳不群喃喃道:“你们可还记得,江湖中曾经流传过的那两把神兵?”

  “神兵?”宁中则稍作联想,“师兄所言,莫不是屠龙刀和倚天剑?”

  岳不群神色不明:“竟能传出‘号令天下’的神兵,还取名为‘屠龙’、‘倚天’,不知究竟藏有何等隐秘。”

  “说不得那只是两把锋利些的刀剑,只不过名字往大了取罢了。”高亚男冷冷嘲讽道,“怎么?岳大师兄还想着要寻那两把刀剑么?岳大师兄也对‘武林至尊’之位动心了?只可惜,再是何等的神兵宝器,若是落到资质平庸的寻常小卒手中,恐怕还不如普通铁匠铺里打出来的制式铁剑。”

  宁中则无奈地看了这位同门师妹一眼,虽也知她为何总看不惯岳师兄他们这一脉,但何至于此呢?都是华山同门,不该为光大门派齐心并进么?

  要是她敢将这想法这么说出口,高亚男定是要冷笑的。

  同为华山弟子,就该消弭怨仇、齐心协力,那当初被气宗算计以致传承断绝、再无踪迹的剑宗怎么说?剑宗就不算是华山派的一份子了?若论光大门派、为门派扬名,当初的剑宗可比气宗要强多了!

  岳不群没有理会这个只能说点酸话的同门师妹,而是扬声对台上还未来得及走人的斗篷生问道:“敢问先生,天下武林,谁人不是有功法便练,来招式就学,获得好兵器则用,来者不拒!难道这便是错谬之事么?”

  台上才歇口气,抱起今日自带的保温杯具刚起身想走的陆炤此刻正背对着那个提问的不知道谁。

  闻言,他敬业本能发动,转过身回头解道:“罗玄少侠最后是如何开导叶白少侠的,诸位可还记得?先走一条能走的道路,倘若后来能找到更适合的,便换去那条道上走,倘若后来再寻不着更适合的,那么当前这条路,便是最适合的道路。大多数人,其实都有自己的长处。或许有的人误入了不合适的路,便只在自己的短处埋头做苦工,结果事倍功半。那何不寻机找找自己的天赋所在呢?”

  台下又有个陆炤不认识的江湖人出声问斗篷生自己是否有过经历。

  陆炤答说:“这个我确实也有过些许。我也曾练过掌法、腿法、剑法、判官笔等各式武功,教导之人也曾夸过我习武的天赋,但有位剑客旁观过后,看出我最适合的武器应当是刀。我也确实最匹配刀法。”还是较为少见的西域双刀。

  如此解释过后,见不再有人接着提问,陆炤立刻拔腿就溜。

  留下的众人不由陷入自我怀疑。

  “这可怎么办?”石秀雪呆呆道,“万一、万一我的性子特质,其实最适合的不是剑,要怎么办才好?”

  孙秀青也陷入挣扎,她可不想改换门庭呀!

  张英凤提醒师弟师妹们道:“要不我们回去以后,也试着改剑换刀看看?你们别忘了,师父可是刀剑双绝啊!”

  对噢!

  他们的师父独孤一鹤本就是用刀的出身。如果他们更适合刀,而非剑,也不必“叛出”师门了!

  除开这些心神摇曳不稳的,听书的众剑客里也有淡然处之的。

  有的人,比如燕南天、张三娘、叶孤鸿、苏少英等人是坚定自己要走剑道一途的。

  而另有些人,比如华真真,她本来就并非纯粹只用剑的,[辣手仙子]华琼凤传授于她的绝技之中,便有其成名绝技[摘心手],顾名思义,摘心手是手上的功夫,而非剑法,因而她本就并未自认为纯粹的剑客,对武道的追求也不是很痴狂,是以,这些人也并不会陷入纠结的境地。

  倒是衡山派的[潇湘夜雨]莫大先生,他突然对师弟刘正风提议道:“师弟你好抚琴,也使剑法。虽然我的琴中剑乃是胡琴藏剑,并非全然如杨女侠的一般,但是你可以成为杨女侠啊。”

  刘正风汗颜,莫大师兄天天带着胡琴四处走,他看着师兄就已经觉得很累手了。要他也日日扛着一床实木古琴到处走,那没过多久,他的手就要废掉了。

  三楼屏风所隔出雅座中,宫九若有所思,似乎正沉浸在什么思绪之中。

  原随云可不希望宫九听了个说书,有机会悟到什么东西,武功上再长进一截。自己现在就已经“稍逊”一筹了,要是宫九再强些,自己哪还有机会翻出去,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于是他故意出声与宫九说话,意图打断他的思绪。

  宫九似笑非笑看他,起身挥袖,领着这个加入了[隐形人]组织还不安分的瞎子一道离去。

  再是纠结许久,愁绪万千,众人也陆陆续续离开座位,从大门口出去了。

  打扫收拾的茶楼伙计们利索地扫地擦桌摆桌椅。

  一个茶博士走到正对照账簿打算盘的账房边上,轻轻叩叩桌子:“喏,你看二楼那边。昨个儿也是他们,今天好像还不打算走。”

  账房手下的算珠噼里啪啦响了一通,而后才抬头往那边扫了一眼,又低下头继续算:“陆先生说过,万一有人听过说书,一直没走,那就可能是悟了。人家要是在悟,我等可不能过去打搅。江湖人,万一气头上来,指不定提剑追杀你个不长眼的。”

  茶博士悻悻然走开。

  下午也无人敢去询问那桌人还走不走。

  西门吹雪带着幕篱,陆炤虽然没认出他,但也好心提醒过大茶楼的管事。

  以防万一,尽量不去打扰。

  大茶楼的管事为“以防万一”,下午就没让高台再上什么说书、歌舞的节目。

  斗篷生的本次说书已经结束,下午的来客也少了些,都在外头找人打听说书内容去了。

  直到夜晚,大茶楼终于打烊。

  偌大一个茶楼之中,今夜却有一桌亮着点烛如珠。

  小慕容惜生俯在桌上,歪头看向闭目静坐的西门吹雪,手里拿着一块栗子糕,有一下没一下咬着。

  李观鱼也伸手从碟子里随便拿了一块糕饼吃。

  又有点饿了。

  自午时起,西门吹雪听完说书闭上双目后,他便一直替这小子守着。今天的午饭、晚饭都是小慕容惜生去楼下招呼跑腿的闲汉买来,再端上二楼来的。

  也不知西门小子此次悟了个什么,要到什么时候醒来。

  小徒儿总不好今晚就睡这茶楼里吧?

  大茶楼一楼大门处出现几l个人影。

  李观鱼虽年纪大了,眼神却还很好。他一眼便认出那几l人是慕容家的管家夫人与几l个眼熟的家丁。

  他们正是接到小慕容惜生先前托人回去报的信,见天色已晚,便特意来这里接小姐了。

  李观鱼便让小徒儿跟家里人先回去,他自己还得在这里守到西门吹雪睁眼。

  李观鱼今天几l乎没做什么别的事,精力几l乎全耗在守西门吹雪上了。

  但说书结束便迅速闪身溜走的陆炤,他可没有什么人需要守。

  他与大家一道吃过饭,午后便去了六扇门一趟,而后便得知了昨晚死的是谁。

  “公孙兰?”陆炤讶异道。

  “红鞋子组织的老大。我们追查她们有些时日了。想不到她突然就被人杀死在京城里。”追命拎着酒坛子提神,他已经三天两夜没闭眼了,整个六扇门都忙得走路发飘,“她的剑器尾端断口利落,心脏那处是道剑伤,一剑贯穿,是个绝对的高手!”

  陆炤闻言有点莫名而来的心虚。他只知道在原著里,公孙兰死于叶孤城之手。而叶孤城,正好就是个绝世剑客。

  可万一这里的公孙兰不是死于叶孤城之手,他却这么说,那不是误导追命了嘛……

  所以他还是决定什么也不说,选择相信六扇门的查案水平……

  追命仰头灌了口酒,随意用手背擦过沿着脖颈流下的酒液,道:“我是这么打算的:据调查,红鞋子里头那群姐姐妹妹之间的感情都还蛮好的。八妹上官飞燕死于霍休之手后,公孙兰这个大姐还特意去搞坏了霍休那座青衣楼第一楼的机关,想将霍休困在机关里活生生饿死,以此报复他对红鞋子姐妹的伤害。那如果我们放出消息,让红鞋子的其他人都得知公孙兰已死,尸身就在六扇门——你说她们来不来?”

  陆炤:“……会吧?”

  “来就给她们一网打尽!”追命咂摸了一下酒香,这坛子酒是桂花酒,还是去年秋天他们四个师兄弟一起酿的那批酒。

  他于是突然转话题道:“明天就是中秋,你在京城过,要是无聊,可以来六扇门找我。”

  “咦?神侯府就在京城,你明天也不回去团圆吗?”

  追命努了努嘴,示意六扇门里头还有个用来钓红鞋子的公孙兰。

  陆炤:“……忘了。”

  陆炤今年的中秋就要在这个世界渡过了。

  与花满楼、张三娘、燕南天、江枫、狄飞惊,唔……可惜陆小凤数日前离开京城了。也不知陆小凤将人送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返回京城。古人中秋总是盼着团圆的。陆小凤可别惨兮兮在路途的餐风露宿中独自一个人过中秋吧?

  除了有可能形单影只过中秋的陆小凤,陆炤在这个古人注重阖家团圆的时候,也难免记挂他那个还身处滇南的妹妹。蓝凤凰只托人送了她配的药来,说给弟弟防身用?弟弟,看来蓝妹妹的中原话学得还不够好,哥哥还是弟弟都记错了。

  还有江南昭安伯府上的姐姐们,她们也没在京城,好在她们一道过中秋,也不算孤单。

  不过再是如何,也比不过中秋要守在六扇门的追命捕头还苦兮兮了吧。

  陆炤回到花宅,在门口与苏家兄弟的马车擦身而过。

  子瞻从车窗处看到了他,欣喜地探出头朝他挥手:“明天记得来呀!”

  “哥,礼!”车厢里传来某弟的提醒。

  陆炤走进花宅,就看到门口处方才送别苏家兄弟的几l人。

  “梦枕没有跟子瞻他们回家去看看吗?明天就是中秋了。”

  苏梦枕淡淡笑道:“两位堂兄正是奉伯父之命前来相邀,苏家在城外有处桂树园子,此时正好是桂满庭芳之时。明日中秋,恰可到那去赏月、赏桂。”

  陆炤眨眨眼,有点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