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十一月的天迎来了一波强降温。

  昨日房车上的众人还穿着毛衣加衬衫的组合,今天戊寅就带头缩进了羽绒服里面。近两日天气不佳,房车电量储备不充足,为了省电就只能暂且放弃空调,一觉醒来车内温度和外面几乎没有两样,戊寅不情不愿地从床上爬起来,扣紧外套在腿上拢好毛毯,搓着手看着窗外呼啸的冷风。

  伍哲也穿上了厚实的棉衣,用绒毛围脖裹住了脸,再缩到了殿下的怀里。

  和他做出同样动作的还有变异绿萝,它因为气温骤降枯了好几片叶子,心疼坏了,现在连根带瓶一起藏进了殿下浓密厚重的毛发里。

  殿下充分地发光发热着,温暖着一人一草,甚至还犹有余力用尾巴盖住端着杯热水在座位上发呆的解教授。

  只有解临渊还保持着简便的穿着,甚至还骚包地挽起裤腿露出一截脚踝,他披着薄绒的外套出现在戊寅身后,胸膛贴上他的后背,静默地站了一会,随后微侧过脸,下巴搭在戊寅的肩头。

  随后炙热干燥的掌心覆上了对方温凉的手指,一点一点传递着温度。

  戊寅感觉右手背被温暖包裹,至于左手背,则是贴上了一只烧灼沸腾的恐怖火炉。

  “烫。”他拍了下解临渊的手,“降档。”

  解临渊听话地调低制热模式的温度,一直调整到戊寅能接受的热度,乐于享受的寄生虫这才舒舒服服地反手握住解临渊,将机械战神这双沾满了鲜血还有着枪茧的双手充当恒温暖手宝。

  在无人在意的角落,戊寅侧过脑袋,在解临渊唇角落下一个安静的吻。

  “所谓的接吻,是该这样吗?”他轻声笑着问,“解老师,你当初说要教我接吻,我学得好不好?能出师了吗?”

  解临渊还是破天荒头一回被戊寅这样调情,十分暗爽,偏偏脸上还要装严肃:“勉勉强强吧。”

  “……”

  ……

  无人打理的车道上满是落叶和尘土,轮胎颠簸碾过,留下两排蜿蜒的压痕。

  解教授的实验室坐落在一座废弃的大型厂房里面,从生锈斑驳的铁门进去,满地都是垃圾、废纸、断裂的木块和生锈的钢板,昏暗冰冷的水泥墙混合着腥臊和腐烂的臭味,仿佛逼仄的角落阴影里藏着十多只老鼠的尸体。

  到了房车开不进去的小巷,解教授裹紧身上的冲锋衣,一步一步踩着砖头扑的小道往里走。戊寅和解临渊一前一后跟在他背后,一只机械蜻蜓从解临渊尾指的部位出现,振翅飞到了高空,解临渊左眼瞬间出现了整个工厂的俯视图。

  伍哲的新鞋鞋码有点大了,套了厚袜和鞋垫,他像是玩跳房子那样蹦蹦跳跳地踩着砖块,差点因为顽皮摔倒之前被绿萝缠住脖子,硬生生地给扯了回去。

  用钢筋水泥铸就的森林里,只剩下交错的脚步声。

  殿下遥遥缀在最后,边牧正常看路,金毛扭着脑袋警惕身后,天气转冷之后,它厚实油亮的黑色长毛底下又冒了一层细密的保暖短毛,这令它身形变得更加魁梧,宽大尖利的狗爪踏在地面,犹如身披盔甲的骑士。

  解教授半蹲下,缓缓用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打开了系在门把手上的锁链,随着金属碰撞和大门合页刺耳的摩擦声,一个简陋破旧的实验室出现在众人眼前。

  ……

  就在两天以前,薛鸿意骑着变异金翅雀匆匆离开之后,戊寅轻描淡写地将矛头转向解教授,指出了婴儿的异常。

  事实上,解临渊也一早察觉到了这一点,毕竟正常的婴儿绝对不可能这样安静,而且非常诡异的是,他几乎不需要进食,解教授平素那么非常关心这个婴儿,却在饮食方面疏于照顾,这一路上煮米糊喂婴儿的举动,看起来都很像是为了隐瞒婴儿的不同演的戏。

  冗长的沉默过后,解教授长叹了一口气:“他确实不是自然繁殖的人类,更不是我捡来的,而是我们团队研究制造的第一批……人造免疫者。”

  他正严肃地坦白着,却听戊寅很费解地反问:“你们北营地是不是有毛病,怎么什么东西都要研究一下?免疫者这种东西为什么还要特意造一批出来?用来做什么,人肉盾牌?”

  解教授:“……”

  解教授艰难解释:“虽然目前有许多免疫者被一些偏激的言论煽动,做出了错误的行为,但不可否认,免疫者不被污染的特点使他们更加适合在灾厄环境下生活,自然条件下,免疫者的概率是百分之一,这数目实在是太少了,我们需要更多的免疫者投入清扫扩大人类活动范围的任务当中去。”

  “……”戊寅没有再进行评价,反而是解临渊忍不住问:“这样培育出来的免疫者和正常人类免疫者的差别是什么?它这些天根本没有吃东西,体温也很低。”

  解教授身子骨还算硬朗,找个野营折叠椅坐下,娓娓道来:“它不需要像人类那样的进食,正常情况下,它从人造胚胎到生长为成年人型都需要浸没在特殊的营养液里,这期间都是无呼吸的沉睡状态。

  但因为免疫者的叛乱,导致研究进度受到阻碍,更是有畸变体追踪到实验室,杀害了除我以外的实验人员,破坏了实验室,我没有其他办法,只得先行将只生长到婴儿状态的人造免疫者从营养液里取出来。

  原本我以为离开了营养液培养,这只实验体必死无疑,只想留下点基因数据,但万幸的是,在沉睡五日之后,我们在动物园准备启程返回北营地的前夕,他竟然醒了过来。”

  说到这里,解教授的语气非常复杂,欣喜中还有些许的顾虑和困惑,“真是一场无法解释的奇迹,因为经过我这些天的观察,他仍旧没有呼吸和心跳,排斥进食,并且也没有正常的意识,一些动作和行为更像是受刺激后的神经反应。

  所以我想,他还是无法以正常人类的生长方式长大,还是需要让他再次进入营养液。这也是我执意要求带他和你们回到北营地的原因,说是带他找妈妈也没错,营养液和培养缸就是他的母亲。”

  戊寅对人类这些稀奇古怪的实验研究兴趣不算大,特别是他本身就是实验产物,一些源自于本能的排斥感让他大致了解原由之后就想要快速结束这个话题。

  但解临渊却在此刻发现了一些矛盾的地方,皱眉问:“解教授,你们已经知道免疫者免疫灾厄的原理了吗?或者说,你们已经了解灾厄污染的起源了吗?”

  解教授汗颜地摇了摇头:“全球对于灾厄传染成因的猜测众说纷纭,但依旧都是猜测,我们团队制造的免疫者与其说是仿造人,不如说是利用了人类以外动物不受污染的特性,制造了一个人形态的特殊生物,灵感来源于数十年前我的一个相关速成人体课题,是否真的能免疫污染,也还只是推论,需要等待实验体成熟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真麻烦。”戊寅说,“你们这个实验效率也太低了,实验体成熟需要等他从胚胎长到成人……”

  说到这里,他倏然顿了一下,脑海涌入数个关键词:速成人体,营养液,培养缸,从胚胎一直到成人,多年前的课题……

  在戊寅止住话音的那一刻,解临渊也在同一时间意识到了问题,他迅速按住戊寅的手,示意他冷静。

  戊寅和解临渊对视了一眼,顷刻间的混乱与冲动之后,他的思绪变得清晰和稳定,若有所思地回握住解临渊的手,拇指指腹在他手背轻微地摩挲,问:“教授,这个速成人体发育成熟,需要多长的时间?总不可能等十八年吧?”

  “当然。”解教授不疑有他,“我们对速成人实验体的基因进行过干预,他的发育速度非常快,从胚胎到成人,只需要——”

  戊寅试探着接:“三个月?”

  “那太短了,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解教授举起手,比出两个数字,“最少也需要十五个月,再要缩减发育时间的话,由目前的技术,速成人体很容易出现不可控的畸形。”

  ……

  时间回到现下,在解教授打开门之后,戊寅看到了一间形象非常复杂的实验室。

  复杂在于它的框架非常简陋,入目皆是砌筑墙抹灰墙面,甚至没有完整天花板,而是一条又一条的黑色管道,分布在深灰的水泥墙壁间。但就在这么粗糙的大环境下,却坐立着无数先进精密的大型仪器,最靠内还有一间风格迥异的无菌房,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还有配套的排风和恒温系统——

  虽然这些东西目前都被破坏得七零八落,没有一个仪器还能完好地存活,无菌室外围的玻璃被砸了个干干净净,就连试管和烧杯都没有一个完整的。

  更不要提保护在无菌室最靠内的那三个培养缸,被热心的畸变体破坏得只剩了深蓝色的基座。

  见此场景,解教授分外心疼地跑进去,试图挽救一些可能存在的可怜遗产。

  “……”戊寅没什么表情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环顾一圈,微微皱眉,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解临渊抬起左手,机械蜻蜓结束了它扫描工厂俯视图的工作,煽动着翅膀化为一条银练,化为他的尾指。确认信息收进数据库里,解临渊回过头,和戊寅对上了目光。

  ——那是一个茫然中又带着些许脆弱的眼神。

  他被眼前的场景触动,在回忆着什么。

  如果说戊寅有唯一的弱点,那一定是他缺失的那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