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古代言情>在古代种田养夫子【完结】>第50章 二合一

  小孩儿们是第一次种东西,个个都兴奋得很。

  往日早上来学堂,第一件事就是念书,现在一来就去看看自己的作业,期待它一夜之间就破土而出。

  中午等吃饭的时候也不消停,要拉上小伙伴蹲在花盆边上,聚精会神地看着里面的土壤,嘀嘀咕咕好像已经看见了脆生生的嫩芽。

  下午下学也不迫不及待往家赶了,先去跟花盆里的豌豆道别,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豌豆种下的第三天,瘦猴儿的盆里率先颤巍巍冒出了一根芽。

  瘦猴儿是个精瘦精瘦的男孩子,他哥哥小胖身上的肉倒是比他多,却也谈不上胖,就是一个结实小孩。

  听到瘦猴儿惊喜的声音,一群小孩哗啦啦围过去,里三层外三层将瘦猴儿和他的豌豆芽围了起来。

  有羡慕的,也有好奇的,都叽叽喳喳问东问西,问瘦猴儿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

  “他自己就长出来了呀!”瘦猴儿也不知道为什么,挠挠脑袋,既得意又兴奋,咧着个大嘴呵呵呵地傻笑。

  得不到答案,好不容易等到下午时候,宋夫子来上课了,全都咋咋呼呼涌上去,七嘴八舌问个不停。

  宋清好笑地看着你一句我一句、急不可耐的学生们,等他们安静下来才解答道:

  “因为它已经到了发芽的时候。看着吧,明天或者后天,你们其他人的豌豆也要发芽了。”

  得到这个回答,小孩儿们一哄而散,各自跑去花盆边上,似模似样地和豌豆打商量。

  “豌豌,你明天发芽好不好?”这是腼腆害羞的丫丫,豌豌是她给豌豆起的名字。

  “你快发芽吧!你要是发芽了,我、我……”我了半天,最爱吃小点心的小山痛下决心道:“我把昨天夫子给的小点心分你吃!”

  昨天的点心可好吃了,外面五颜六色的,里面是酸酸甜甜的果酱,他自己都只舍得吃一块!可见対还没见面的嫩芽寄予厚望了。

  小虎也不甘示弱,学丫丫给豌豆起了名字,一副大哥样子拍拍坚实的盆身,“豆豆快发芽,我带你认识小豆子!”

  小豆子蹲在自己的花盆旁边,听见有人叫自己名字,疑惑地回头看,只看见小虎的背影和笑吟吟站在后面的宋夫子。

  宋清没有出声催促,等学生们念叨完了回学堂坐好,才开始讲今天的内容——施肥。

  上了今日的课,知道豌豆不吃点心,小山一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遗憾。

  第二天,所有花盆里都不负众望地冒出了豌豆芽,引来一阵欢呼雀跃。

  豌豆出芽之后见风就长,半个月过去,到了交作业这天,豌豆苗已经有巴掌长了,却长得良莠不齐。

  一共十四盆,整齐排成一行,每盆后面站着个或忐忑或雀跃的小孩儿。

  瘦猴儿就是忐忑的一份子。他的豌豆是最先发芽的,不知为何这会儿倒是成了最矮小的一株,还蔫哒哒的,不甚康健。

  宋清站在众人面前,背着手从最左边的豌豆开始看,看到最右边又倒回去看了一遍。其中只有五株豌豆生长茂盛,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小水、丫丫、小豆子、叶子,还有小柿子,他们五人的豌豆种得好。”除了被点名的几人,其他小孩明显沮丧起来,撇着嘴看宋夫子。

  见没小孩儿哭出来,宋清还诧异了一下,随即继续说到道:“其他人问问他们五个怎么种的,再比较一下,猜猜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対。”

  话音一落,小孩儿们聚在一起讨论起来,问完这个问那个,连不能说话的小豆子身边也挤了两个小孩——麦麦和小袋子,双手搭在膝盖上,蹲在花盆边上细细琢磨。

  几个小孩儿的豌豆虽然种得好,自己还是一知半解,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故而没一会就产生了争论,有几个小孩谁也不服谁,急赤白脸起来。

  “好了,回来站好。”给的时间差不多了,也怕小孩儿一会儿打起来,宋清及时叫停。

  等小孩儿们都站好了,宋清问道:“知道哪里不対了吗?”

  问题刚落地,几只小爪子急吼吼地举起来,一副胸有成竹模样。

  “瘦猴儿,你先说。”宋清点了最先举手的瘦猴儿。

  “夫子我的没放粪!”瘦猴儿很激动,觉得自己已经找到正确答案了。

  “麦麦,你说。”

  “我没浇水。”麦麦撇着嘴,看起来是一群小孩里最伤心的。

  “不対!”等不及夫子点到自己名字,小虎生气地反驳了麦麦的说法,“瘦猴儿的浇水了也没长高!”

  方才发生争执的就是他们二人还有大头和瘦猴儿。

  “别吵。”宋清稍微提高音量,镇压下蠢蠢欲动的四个小孩儿,继续点名道:“小袋子你说。”

  小袋子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仰起头呆呆地看着夫子,他、他明明没举手啊!

  宋清当然知道他没举手。

  小袋子只比小虎小几个月,是一群孩子里第二大的了,却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虽然课堂上很认真,却完全不开窍。

  因为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小豆子不会说话、麦麦不爱说话,就跑去小豆子和麦麦那里蹲着,作出认真观察的架势,实则一点不同他都没看出来。

  知道夫子只会让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小袋子就很放心地站在自己的小苗苗后面。没想到夫子竟然点了他的名字,小袋子一下慌张起来,两只小手着急地互相抓抓,求救似的看向两边的人。

  ——完了,左边是小豆子,右边是麦麦。

  见没人帮得了自己,小袋子只好涨红了一张小脸,支支吾吾地说:“夫子,我、我不知道......”

  宋清也没有为难他,点点头问别的小孩儿知不知道。

  其他小孩也只想得到粪和水的问题,被瘦猴儿和麦麦答了,这会儿就没人举手了。

  没有立刻解疑答惑,宋清道:“来,所有人按我说的做——一只手捏住鼻子,另一只手捂住嘴,等我叫停再放下来。”

  小孩们虽是不明所以,还是听话地乖乖照做。只过了一小会儿就有人憋不住了,不过看看身旁的小伙伴都没放下手,便咬咬牙继续捂住口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一张张小脸憋得通红,宋清才叫了停。顿时,天井里都是小孩儿们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哪儿还有什么争执吵闹。

  等人都喘过气儿来了,宋清才悠悠开口道:“是不是快被憋死了?”

  “是!”小孩儿们齐声道。

  “我们人要喘气,猪狗牛羊要喘气,包括豌豆在内的花草树木也要喘气。水要是浇少了,它们会被渴死;要是浇多了,就会因为不能喘气而憋死。”

  脸上残留着红晕的小孩儿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即有人反应过来不対。

  麦麦举手问道:“可是它们都没有鼻子嘴巴,怎么喘气啊?”

  一句话得到一帮小孩儿的认同,刚清明一些的大眼睛里又充满了疑惑,一脸求知欲地瞧着宋夫子的眼睛。

  宋清笑笑,把瘦猴儿的花盆单独拎出来,放在先前搬来的讲桌上,招招手示意学生们围过来。

  “我们的口鼻长在脑袋上,那你们猜猜它们的口鼻在哪里。”

  宋清眼睛看着小豆子,示意他来回答。小豆子犹豫一瞬,伸出小短手指指豌豆的叶子。

  宋清又看向小胖,小胖圆润的小手挠挠脑袋,不确定地回道:“花?”

  “豆子?”

  “须须?”

  “叶子?”

  ......

  答案五花八门。等所有人都回答一遍了,宋清才道:“是根。”

  “你们说的这些地方会喘气,喘不来气却不会死。只有它们的根,太长时间不能喘气的话就会腐烂,然后我们看到的根、茎、叶、花、果实就会长不好,最后慢慢死亡。”

  宋清拔起差不多算是浸在水里的豌豆,将已经开始腐烂发黑的根部展示在众人面前,“你们捏捏,黑色的这里是不是又滑溜又软,像是坏了的橘子皮?”

  “真的!”

  一帮小孩儿们上手捏了捏,惊奇地发现果真和夫子说的一样!只有瘦猴儿心疼地看着夫子辣手摧花。

  “夫子!”麦麦又举手,“可是稻子为什么没有被淹死啊?”

  笑了笑,宋清给了麦麦一个赞扬的眼神,放下手中的豌豆苗,解释道:“不止是稻子,茨菇、茭白、芦苇......还有很多你们没听说过的,都生在水里。它们的‘口鼻’也是根,不过它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喘气。”

  见学生们眼睛里满是不解,宋清索性道:“就像有的人喜欢用鼻子喘气,有的人喜欢用嘴喘气,它们喜欢的喘气方式不一样。”

  “噢!”小胖恍然大悟,“我喜欢用嘴巴喘气!”

  根呼吸的问题这才告一段落,麦麦又不解地问:“可是我的豌豆没有浇水啊,它为什么长不高呀夫子?”

  “把你的豌豆抱过来,小水你的也抱过来。”终于有人问到这个问题了。

  “好嘞!”小水的豌豆是正常生长的,闻言高高兴兴搬花盆去了。

  “噔!”俩小孩把花盆放在讲桌上,站回原来的位置听讲。

  宋清将瘦猴儿的花盆拎下桌,把两盆大小各异的花盆聚在一起,朝学生们的方向推了推,“你们来看看这两盆豌豆有什么不同?”

  小虎积极地举着小手说道:“一棵很大,一棵很小!”

  闻言,不止是另外几个小孩,宋清也没忍住笑出声儿来。

  “再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这回没有人插科打诨了,一颗颗小脑袋贴过来,这个看看,那个看看。

  “泥、泥不一样!”小袋子经过之前夫子的突然袭击,一直绷着小脸,全神贯注地观察两盆豌豆。余光扫见夫子好像在看着他,尽管还没看出什么不同,却是条件反射胡咧咧了一句。

  没想到夫子却点点头,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麦麦虽然是个男孩子,心思却跟小水、丫丫一样细腻,不管是埋种深度、浇水量,还是光照都恰到好处,唯一不同的就是所用的土壤。

  小水的花盆里装的是沙壤土,正是豌豆生长最喜欢的;而麦麦的却是黏土,虽然小麦、蚕豆喜欢,却并不适合种植豌豆。

  接下来宋清就沙土、壤土、黏土的区别,还有什么类型的土适合种植什么庄稼,给众人上了一堂课。

  不过由于讲得比较浅显,讲完的时候离吃中饭还有些时间。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宋清习惯性地拍拍两只袖子,表示早上的课结束了,“沈夫子还在城外等着,下午就带你们在城外玩玩。”

  这些孩子正是上小学的年纪,虽然还没到秋游的时候,先安排个野炊也不错。和沈之洲商量过后,两人一合计,干脆今天早上让宋清来把推迟不了的课上了,沈之洲直接去了城外。

  “好!”小孩儿们都兴奋得跳起来。他们是五日一休,没想到上学的时候夫子还会领他们出去玩!

  西花厅的三位厨娘已经先带着吃食过去了,宋清只需要带学生们去城门口做三轮车过去就行。

  野炊的地方在东城门外一处路边的桃园里,是一片平地,边上不远处还有个池塘。

  沈之洲找到桃园的主人家,向人家说明来意后,给了些银钱,人家也高兴他们在里面玩。因着银钱给得不少,只要不伤着人家桃树,桃子是随便吃的。

  宋清一行人刚下三轮车,一眼就能看到和厨娘们说笑的沈之洲。

  “夫子,我们可以去那边玩吗?”小虎指着马路対面问道。

  宋清看了眼,见不在池塘附近,离庄稼地也远,点点头嘱咐道:“别跑远了,发生什么了就先大声叫我。”

  得到许可后,小孩儿像是撒欢的小鸡一样,远远向沈之洲那边的几人问了好,一溜烟儿就玩去了。

  只有小豆子、麦麦、丫丫、小水四个人,性子安静些,便跟着宋清走过去,在几个大人旁边玩。

  “来多久了?”宋清坐到沈之洲身边,用湿帕子擦了手,和几人串起烤串儿来。

  一开始宋清想的是扯几丈麻布来,往地上一铺就完事儿了,被沈之洲否决了。

  有扯布的那钱,不如拿去割肉给小孩儿们吃,而且要是坐在地上吃东西,还是怪别扭的。把西花厅给小孩儿吃饭的饭桌运过来就不一样了,既实惠又自在。

  “有一会儿了。”沈之洲杏眼弯弯,有光透过桃树枝叶,落在他红润的脸颊上。

  两人没坐在一条凳子上,桌下的膝盖却紧紧挨在一起,是不是随着対方的小动作摇两下。

  桌上,两人串的是素菜。

  刚从地里刨的土豆正是最硬的时候,串几串还好,串多了胳膊手腕都难受,宋清就把一盆土豆片移到自己面前,专让沈之洲串香菇豆腐什么的。

  想了想,长手一伸,把青椒也拿了过来。

  “小宋老板,你看我这鸡腿剪得対不対?”周嫂将刚剪好鸡腿拿高一点,展示给宋清看。

  这什么烧烤听都没听过,小宋老板今儿也没先带着她们做过,只让沈夫子口头说了做法,这一上手心里还摸不着底儿。

  鸡腿一共二十个,是在一家铺子里买的。人家不愿意单卖鸡腿,怕剩下的鸡肉不好卖,还是她们买得多,价钱也出得比鸡肉高,这才买回来的。

  这要是弄得不好了,可就糟蹋钱了!

  宋清看了一眼,鸡腿沿着骨头剪开,肉多的地方左右各多剪了一刀,也差不多了。一会儿腌制好了,上火烤的时候还得剪几刀。

  “周嫂手上活儿厉害着,我都剪不出这么好的鸡腿来。”

  周嫂听了这话,七上八下的心才放回肚子里,脸上当即挂上笑来。

  瞧瞧人家小宋老板,不管是地里活儿屋里活儿,还是画图纸教学生,啥都会做不说,偏生还会说话!

  胡嫂和刘嫂一人在串五花肉片,一人在串山羊肉,听了这边动静,手下动作不停,和周嫂凑一块儿,感叹沈夫子嫁了个好人家。

  夫夫二人自然听见那边话头了,不过都没管,这么长时间都听习惯了。

  只是沈之洲每次听见这话,不管那时心情好不好,嘴角都会不自觉扬起来些。

  “吃过红薯了没?我给你烤一个。”

  正偷着乐呢,宋清忽然挨在他耳边,温热的气息丝丝缕缕全进了敏感的耳蜗,冷不丁一刺激,手一抖,竹签差点穿手上去。

  “没吃过。”这红薯是宋清今早摸黑去地里刨的,他自然没吃过,不知道这人问的什么话。

  宋清放下串了一半的土豆片,起身去取木炭生火。生火的间隙还有些想不明白,怎么阿洲还瞪了他一眼,他也没做什么吧?

  说是烤一个,这么多人在场自然不能就给沈之洲烤,宋清给一人挑了个巴掌大的、圆胖圆胖的红薯,放在烧烤架子上。

  火烧得小,不担心烤糊了,不过手上脏了也不好继续串串儿。宋清便坐在边上看沈之洲串,小声聊着天,时不时去给红薯翻个面。

  --------------------

  作者有话要说:

  剩下的一千字明天补,我不是小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