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古代言情>在古代种田养夫子【完结】>第20章 砂锅粉

  次日一早,宋清天刚亮就醒了,轻手轻脚穿好衣物出门洗漱。

  听见人出门的动静,沈之洲也睁开了眼睛。

  懊恼地拉被子盖住通红的脸。想想昨晚上他哭得比宋清还凶,到后面还要宋清反过来哄他,他就恨不得钻地底下去。

  在床上扭捏一阵,沈之洲才磨磨蹭蹭地起床。夫子就放了昨日一天假,再赖下去今日可得迟到了。

  洗漱完毕往灶房去,只见宋清手里拿着个竹筒样的东西,上面有个旋钮。随着宋清拧旋钮的动作,竹筒下面缓缓压出数十根米粉。

  这样压出来的米粉比刀切手搓的都要匀称,速度也快了不少。

  灶上烧着刚请村里泥瓦匠做的两个海碗大的砂锅,里面是熬好的大骨汤。刚把蘑菇木耳煮熟,下入光滑细腻的米粉,没一会儿就把砂锅装满。

  “好香啊!”沈之洲径直坐在饭桌上,什么尴不尴尬的都抛到脑后去,两眼直溜溜看着人动作。

  两个砂锅一样大小,锅里除了比人家摊位上卖的粉面多放了些配菜,也没什么特别的,可就是香味霸道得很。

  米粉煮的咕嘟咕嘟沸腾,宋清往两碗砂锅粉里各舀一勺脆哨,撒上葱花,取帕子包好把手,将之抬到木碟上,这才连着木碟端放在沈之洲面前。

  沈之洲接过勺子筷子的时候,沾着砂锅壁的一圈汤汁还在沸腾。看着飘着脆哨葱花的乳白汤汁,他禁不住诱惑先舀一勺放嘴里。

  “嘶!”瞬间把他烫得龇牙咧嘴,咕咚吞下去,连喉咙也烫着了,嘴上却高兴地叫着:“真好喝!”

  宋清端着自己的砂锅坐在对面时,沈之洲正举着一勺汤汁放在唇边,呼哧呼哧吹几口,随后一饮而尽。

  “吹凉些,一会儿舌头都给你烫麻了。”说着拿了新勺子,给沈之洲加上酱油和醋。

  “嗯嗯!”沈之洲香得摇头晃脑,压根没听清宋清说了什么,只觉得这汤给他烫得还挺畅快。

  “咦——”撇撇嘴,把剩下半勺汤汁喝下去,“没有刚才好喝了。”

  宋清挑眉,给你加酱油还加错了?

  将自己那份还没来得及加酱油的换过去,笑骂一声:“山猪吃不了细糠!”

  酱油醋虽然不贵,家里条件差些的人家还是舍不得买,左右也填不饱肚子。

  “我是山猪你也是山猪!”沈之洲一点不生气,笑眯眯接过,高高兴兴喝汤。

  这话还是前几日他说宋清的。糖甜甜的,宋清却不爱吃,可不是山猪吃不了细糠嘛!

  滚烫的汤汁喝了一半,沈之洲自己加了酱油醋,搅拌搅拌,囫囵吹几下,滋溜滋溜把一筷子粉丝全部嗦进嘴里,不由得发出一声喟叹:“啊——好吃!”

  宋清用瓷碗装了凉水,放在沈之洲面前,“待会儿我跟你一起去城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铺子出租。”

  “铺子?”端起水灌了一口,“看铺子干什么呀?”

  “地里活儿都差不多忙完了,剩下的请郑大嫂带着李家姐弟照看着。我去城里相看个铺子,做点吃食生意。”

  也方便接送沈之洲上下学,中午饭也能两人一道吃。

  李阿叔两老到底是年纪大了,真要遭遇不测,沈之洲自己逃跑还要快些。

  而且沈之洲吃惯了他做的饭,午饭在城里吃几次还好,吃得多了容易腻。这不,几日功夫脸上的肉都掉了点。

  “好呀好呀!”不论宋清想做什么,是种蘑菇还是开食肆,沈之洲总是最支持的。他那么厉害,肯定做什么都成啊!

  “咱卖什么呀?就卖这个粉好不?”沈之洲要是个昏君的话,指定已经被砂锅粉勾得五迷三道了。

  “好。”做这个决定倒不是一时兴起。

  一碗砂锅粉成本价在四文钱左右,小碗八文,大碗十文,一天卖出去三十碗的话,纯利润大概一百五十文,一月能挣四两五钱银子。

  上个月一头野猪卖了八两多银子,可也不是每日都有野猪卖的。利益与风险并存,不然张升一家也不会想跟着他种植蘑菇。

  两人吃完粉,然后便跟着李阿叔家的牛车去城里了。

  送沈之洲进了杨夫子家,宋清再去汪师傅那里订制桌椅板凳和,还有几个锅碗瓢盆,用来装东西洗菜啥的。

  木制的虽然比较粗糙,但不怕摔打,也没有铁制的贵,拿来开个小店还算不错。

  听说宋清要开食肆,汪师傅给推荐了正街一个好位置。

  位置好,租金也贵些,是他一个老友家的铺子,年前租户租金到期便不租了,到现在还没租出去。

  宋清告别汪师傅,一路铺子往正街那边去。

  汪师傅推荐的位置是真的好。铺子处在东城正街闹市区,背面是城外一条大河的支流;从铺子出来往西走一盏茶的功夫便是菜市场,离南城门比较近,回家快捷些。

  更重要的是,附近食肆比较少,多的是绸缎铺、胭脂铺什么的。离得最近的酒楼还要穿过菜市场往更西面去。

  铺子附近的情况都看过了,宋清才联系主人家问价格。

  “八百文一个月。”来的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也就是汪师傅的老友本人,“小兄弟先前的租户都是九百文哩!”

  这样的铺子他还有两三间,地段更好的也有一间,一百文钱对他来说是没什么。

  但是在商言商,若不是老汪派了徒弟跑腿,他是一百文也不能让的,被他老娘知道了还不得扒了他的皮?

  “我先领你进去看看里面,你再做决定也不迟。”说着吴老板卸下铺子的门板,带头往里面走。

  “上一个租户爱干净,走的时候都打扫过一遍了。”吴老板边走边介绍道,“这里上去是个阁楼,可以放东西,也可以收拾出来住人。”

  店铺的最里面有一道楼梯通往阁楼,宋清爬上几步,站在楼梯上往阁楼看。

  铺子宽一丈,长处有两丈,也即十八平的样子。不算大,但开一个小食肆也绰绰有余了。

  阁楼上估摸着横梁处够他站直,往两边去就要低头弯腰了,否则可要撞上支撑瓦片的木板。能够活动开的地方不算大,但要是支张床小憩片刻是够的。

  “后边是与左边两个铺子共用的院子,有一个水井。”吴老板打开后门,指着院中的水井介绍道,“因着水井是中间那家打的,吃水的话每个月给他家十文钱。”

  另外两个铺子要大些,都往院子里扩建不少,一家几口人便住在扩建的屋子里。

  吴老板家铺子后面剩的空间大,还几个月没租出去,便被人拉了绳子,上面晾着几件衣服。

  “等这里租出去了,他们便不会在这半边院子晾衣服了。”吴老板解释一声。有些租户不乐意自家地方给人占用了,自个儿又喜欢占别人的地儿。

  宋清倒是没那么多想法。都是来城里讨生活的,大家都不容易,他用不到别人用了就用了。

  他打算在后门处放一个大水缸,到时候跟中间的成衣铺子老板打声招呼,请汪师傅徒弟过来安一个手压泵,把水接到缸里。

  “小兄弟,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可要租我家铺子?”吴老板问道。

  “租。不知吴老板可有认识的房牙子?”

  租房要有中介作保,房牙子收取租金后,就会帮人把租房书契一并办了。

  “小兄弟是个爽快人!”吴老板高兴地赞一声,便领着人去找房牙子了。

  泞阳县租赁房屋六个月起租,从租房第六日起算租金,前五日留给租户搬家或是置办家伙什。

  宋清先交了半年的租金,吴老板知道他要开食肆,给推荐了一个手艺好价格也公道的泥瓦老丈。

  收好书契,宋清循着指引去找了老丈。

  老丈五十来岁的年纪,孩子都在城里做小本买卖,也都还算孝顺。

  他是不愁吃穿的,街坊四邻都念着他的手艺,得这般认可,他就喜欢给人家盘个灶、烧个水壶啥的。也不多收钱,把本钱挣回来就是。

  太挣钱的东西他不做,他又不用养家糊口的,跟人家年轻人抢什么生意?

  听这年轻人请他去盘灶,他让大孙子跟人把砖泥背过去,自己提上老伙计在后面溜溜达达过去。

  路上遇到老熟人,打声招呼,人家问他提着老伙计干啥去,他便笑呵呵说:“有个后生听我盘灶的手艺好,特意请我过去给他新开的铺子盘灶哩!”

  “那他算是请对人了!老哥你盘灶的手艺啊,那是这个!”熟人竖起大拇指。

  “哈哈哈!”老师傅又是谦虚又是骄傲地摆摆手,两只老腿脚下生风,飘飘然往人铺子去。

  砂锅粉的精髓就是一个砂锅煮一碗粉,灶自然不能跟家里那个一样大。

  宋清跟老师傅讲一遍需求,得盘一个大灶台,里面分成两排六个小火炉,每个火炉之间不用相通,但是通风性要好。

  “你这小伙子要求还挺多。”不等宋清回答,老师傅接着说,“也亏你找的是我,找别人人家耐不耐烦你这许多要求还不说,多半吃不下你这单子。”

  宋清听出老师傅画外音,就老师傅盘灶的手艺、在泞阳县的名气好一通夸,直把老师傅夸得通体舒泰,让大孙子给他拌上泥浆,干劲十足。

  老师傅的孙子也高兴给他打下手。

  老师傅每每出去给人做活儿,都会带一个孙子出去,主人家给的工钱他都给孙子。左右他要了钱也没处花,几个闺女儿子孝敬的钱他都攒下了不少。

  --------------------

  作者有话要说:

  宋朝租房子就是办完手续后的第六天开始算租期,还挺人性化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