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下午。

  安临琛刚撤出膳桌拿上折子,就听到了禀报声。

  “陛下,永安郡主到了。”

  安临琛点头示意带人入内。

  很快,楚蕴灵就在一个宫女的带领下缓步走了进来。

  安临琛看着小姑娘,对方也正在打量着他,目光带着好奇。

  楚蕴灵确实对圣上很是好奇,之前皇帝给自家爹爹写信,楚蕴灵从中就大致了解了现今圣上的作风。

  在她看来,如今的圣上看似万事随心,不拘一格,但只要出手便是雷霆万钧,不达目的不罢休。

  是个很厉害又很任性的人呢。

  她相当喜欢,也带着一丝羡慕。因此倒也不和他见外,虽然对方是皇帝。

  殿中左右皆备有桌椅,一些桌椅旁边备着辣口小食,楚蕴灵见礼后自发自动地往有零食的那边靠了过去。

  见陛下看了过来,楚蕴灵再次盈盈一礼,先声夺人:“皇帝叔叔,找我帮忙要准时发工钱哦~”

  她大概猜到皇帝找她是为了什么事,不过她才不干白工呢。

  安临琛失笑,小姑娘调笑的语气里,他倒是听出了认真,不过他本来也没准备克扣一个十几岁小姑娘的工资就是了。

  “不会少你的份儿的。行了,坐下先吃点吧。”

  看到零食,眼睛都发亮了。

  楚蕴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没推辞,直接坐了下来。

  “谢谢啦!您这的东西好吃嘛。而且,我在家一天能吃到半块带味道的都算烧高香了。”她自小身体羸弱,饮食必须遵医嘱,清淡无味流食偏多,零食想都不用想,就是点心糕饼都不多。

  不是她吹,她家的狗子吃的都比她有油水。

  这么多年下来,她也习惯了,更不想见到家人担心的模样。

  但并不表示她就不爱吃零食果子了,越是平时吃不着,越容易馋。

  安临琛一点也没催促,坐在上首老神在在地批折子。

  小姑娘斯文的将想吃的挨个尝了尝。

  安临琛一沓折子还没批完,下面的小姑娘已经漱口结束,端端正正坐好,等着他发话了。

  安临琛打眼瞧了瞧:“嗯?这就吃好了?”

  小姑娘半点不贪,吃了这么会儿,本就精致的小果子各个都还剩下大半盘。

  还真是就尝个味道。

  楚蕴灵点头:“是的陛下,味道很好。这么好吃的东西一次性吃完太可惜了。永安想带回去给哥哥也尝尝。”

  哥哥一个她一个,管家一个她一个,小芸一个她一个。

  计划通。o(* ̄︶ ̄*)o

  突然出现的弹窗,把小姑娘可爱的心思暴露的一丝不剩。

  安临琛好笑地点了个头:“准,回头让麦冬给你打包份大的,你想给谁给谁。”

  “现在有另外一份大礼要给你。”

  说完安临琛拍了拍手。

  随着他的动作,一队宫人从偏殿有序地走了进来。

  队伍只有三人,每个人手上都稳稳地端着托盘。

  楚蕴灵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这些托盘。

  准备来说,是托盘上的东西。

  这三个托盘里,分别放着官印、朝服、诏书。

  好一会儿,楚蕴灵有些飘忽的声音才响起。

  她盯着第一个侍女手中的托盘,呐呐道:“这、这是官印?皇帝叔叔我没看错吧?”

  安临琛颔首:“自是没看错。”

  “麦冬。”

  麦冬将早已准备好的明黄圣旨从盘中捧出,稳稳地走到了楚蕴灵面前。

  “永安郡主楚蕴灵,接旨。”

  楚蕴灵笔直跪下:“臣女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安郡主,天惠聪颖,于报纸一事上屡立奇功。更不辞辛劳,昼夜忙碌,惠泽大锦,朕心甚慰,特晋封为四品报宣司卿,属教宣部。钦此。”

  明黄的圣旨被楚蕴灵牢牢地握在了手中,她眼神却还是懵的。

  半晌,安临琛先是听到小声的半句:“臣女……”

  接着就是一句铿锵有力的果决之声“臣遵旨!”

  安临琛有些好笑。

  “怎么,之前找朕要报酬,现在怎么还腿软了,不满意这报酬?”

  熟悉的语调将楚蕴灵拉回人间。

  这问话让她瞬间红了脸。

  这报酬可太满意了,只是会不会太过了。与她自己以为的‘陛下要她做的事儿’相比,陛下实际给的报酬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层。

  楚蕴灵声音微颤:“陛下,臣以为您只是准备让臣接手报社。当个风向,做女子们的领头羊。发发文章做做报纸什么的……”

  现在《盛京时报》就是她手下产业,虽然是皇帝牵头的,但确实是她接手在做。

  身为女子身担此重任,也就她位置够高,还手握兵权,能踩下那些反对之声。若是换个身份不行的,哪怕天降之才,也很难用那么短的时间里站稳脚跟做出业绩。

  如今却不曾想,陛下给了她另一条大道!

  安临琛挑眉,说什么消受不起,太过抬爱,这一口一个臣不是自称的很顺溜嘛。

  他直接出声安了小姑娘的心:“是啊,你意会的没错。不过既然主担了朝廷的宣传口舌,那你还想带着朕的报社去独立门户不成?”

  “安心给朕打工,朕自会给你发工钱。”

  楚蕴灵心头一松,笑出了声:“知道啦皇帝叔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嘛~”

  “臣能不能现在就回去呀,迫不及待想穿新衣服了。”

  安临琛点了点头,看着小姑娘轻盈地退了出去,像是看到只鸟儿迫不及待地冲向高空。

  与楚蕴灵一同出宫的,还有那道明黄的圣旨。

  毫不意外,整个大锦官场,炸了。

  各处‘请陛下三思’的奏折雪花似的向帝王御案袭来。这还只是消息灵通反应够快的,而反应慢的人,连封折子都已经递不进去了。

  这道圣旨砸下去,不亚于平地惊雷,若是放在早朝上,怕不是宫门已经被朝臣们吵塌了。

  安临琛专门打了个时间差,不仅是为了片刻清静,还是准备用这点时间将事情砸瓷实了。

  马上过年,今天更是年前皇帝办公的最后一天,后面正式办理朝政之事至少得等到正月十五之后了,再偷偷懒,差不多正月二十才会正式开朝。

  等到那个时候,永安郡主这个官职都担着小一个月了。

  帝王金口玉言,说出去话哪有收回的道理。

  殿内,安临琛翻完了手上积压的事折,这才打开关于宫中新年准备事宜的流程表。

  明明看起来自己是放假了,却依然有事情要忙。

  不过过年是喜事,他要做的事情不算多,大抵都是些祭祀、出席活动开幕,这样的事项。总之他当吉祥物领头羊,别的事自有人完成。

  玉走金飞,金乌西坠。

  安临琛甩了甩手,让手腕的酸胀感慢慢消解。

  这个下午,他的时间都用来临案执笔写“福”字了,现在还有一半放在殿内等着晾干呢。

  过年前,他要将这些“福”字赐下,内廷和王公大臣都有份。

  第一张福字要悬挂在乾清宫正殿,其余的字幅便依次张贴在各处宫室、苑围,并分赐皇子、宗藩大臣和宫禁侍卫。

  别的不说,这一个福字是真贵,底部以绢为主,敷以丹砂,绘具金云龙,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只为了让臣僚们能够仰瞻天子御书。

  天色将暗,安临琛此时慢悠悠地来到了乾清门。

  这里也有着一堆人在等着他。

  无他,皇帝在皇帝在春节前先要举行一个封宝仪式——封存二十五宝印玺。

  乾清门前,戚宣和麦冬正左右站着等待帝王,前者是代表前朝的内阁大学士。后者则是代表内廷的御前总管公公。

  此时,戚宣率典籍在乾清门左设黄案,麦冬率交泰殿首领太监恭启宝匣。

  安临琛站定后,礼官开始唱礼。

  他将印玺捧至黄案上,戚宣率人洗拭完毕后,转交麦冬,后者将其恭贮于匣中。

  很快吉时至,安临琛至交泰殿拈香行礼,仪式完成后各宝入匣收藏。

  皇帝带头封宝后,各官署衙门也照例封印。

  从上至下一派轻松之色。

  腊月二十六,帝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