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嬴政已经有些坐不住了。

  胡亥登基这个事情太过迷幻,而赵高李斯这两个抗旨不遵的玩意儿却更令他心惊。

  平时两个人装的人模狗样的,哪知道趁自己刚死就开始毁他大秦基业。

  嬴政在心里细细打算该如何处置胡亥、赵高、李斯三人,胡亥年纪尚幼且是他的亲儿子, 应该还有救,但赵高和胡亥呢?

  此时毕竟还未到自己的死期, 天幕中所说之事他们都还没有做, 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天幕所言就是真的。

  一个是文官之首的丞相,一个是掌管内务的中车府令,如若就因为这点理由就杀了,那天下人岂不是更要说他残暴了。

  嬴政为此事感到十分头痛。

  但他还是选择了暂时按兵不动, 只是命人封锁了宫门, 然后继续听天幕怎么说。

  按照之前知道的, 赵高似乎在这件事中产生的作用更大, 赵高又一直是个油滑之人。

  嬴政担心他逃跑,如今宫门已关, 倒是没有后顾之忧了。。

  ......

  【而远在北疆的扶苏和蒙恬并不知道嬴政已死,即便蒙恬猜测嬴政并不会下这样的命令,但扶苏还是因为被父亲赐死而难以接受。】

  【最后,他只说道:“既然父亲要我去死,我还有什么理由活在这世上呢?”说完以后便赴了黄泉路。】

  【扶苏的死看似慷慨, 实际上是一种很不负责的行为,即便他不知道嬴政已经死了,也应该听蒙恬的建议与他一同回咸阳看一看具体情况, 他死了只是一条命而已, 辜负和留下的却是不知所措的蒙恬以及一整个秦王朝,甚至那些曾经拥戴过他的百姓。】

  【蒙恬倒是没有立刻自尽, 他将自己收押狱中,等待嬴政另行发落,只不过当时嬴政已死,又何来另行发落呢?于是最后,在胡亥的威逼之下,蒙恬也服毒自尽了。】

  【一个受尽拥戴的公子,一个战无不胜的将领,就以这样戏剧又遗憾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胡亥继位以后,他不仅昏庸无能更是残暴无德,将自己的二十几个兄弟姐妹全部赐死,分尸的分尸,碾死的碾死,无所不用其极。】

  【胡亥在历史上给人的形象,仿佛是一个忽然是失去了家庭管束的熊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全然不顾这件事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对付这种熊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趁他还小别放过他。】

  【帮助胡亥继位的赵高虽然能够把控朝政权倾朝野,但李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胡亥在位时增发徭役,修建阿房宫,贪图享乐,暴虐无常。】

  【李斯为了劝他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徭役,被逮捕下狱,之后又被他曾经的盟友赵高诬陷意图造反,最终被判处腰斩,夷灭三族,满门被灭。】

  【最值得一提的是,腰斩这个无比残忍的死法,最早就是由李斯提出来的。】

  【或许那个时候的李斯根本想不到,腰斩最后会用在他本人的身上。】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掀起来秦末农民起义的第一篇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陈胜吴广给自己的理想与前路,即便没有成功,却也意义重大。】

  【随之而来的,是各路豪杰纷纷响应,秦末又陷入了战火的纷争之中。】

  【公元前207年,秦朝正式灭亡,仅存在了短短的十四年,但由汉高祖刘邦所建立汉朝,却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两朝对比之下,不免令人唏嘘。】

  【所以说嬴政被我放在了冤种的第一位,因为统一六国实属不易,而在强盛又璀璨的汉朝面前,秦朝的耀眼只不过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

  【本次盘点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支持,下一期视频正在紧急制作中,不久之后就会给大家放出来,再见。】

  天幕中,叶小枝的声音轻快而悦耳,但没有几个人能与她感同身受。

  ......

  汉朝。

  最后知道汉朝存在了四百多年,大概是今天唯一的安慰吧。

  但是天幕里说的丹药吃多了会重金属超标是什么意思,首先重金属是什么,吃了五脏六腑会出问题是真的吗?

  刘彻现在没别的想法,就是挺想杀人的,那些做丹药的术士,知不知道丹药有问题啊,就敢拿给他吃,如若真的吃出来什么问题,汉朝少延续了几年,他们谁付得起这个责任。

  唐朝。

  李世民也不敢相信自己坚持了这么久的求仙问道之路就这么被打折了。

  丹药不能吃了的话,还有什么办法呢?

  真不是他怕死,实在是子孙后代不重要,但凡中用些他也不至于整日里担忧成这样。

  做皇帝的日子确实还不错,但他李世民是那么贪恋皇权之人吗?那必然不是的。

  他只不过是为了给大唐百姓一个贤明的君主罢了。

  你看那秦朝,还有刚过去的隋朝,找了个不靠谱的储君是多么大的危害,还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还没捂热乎就没了。

  李世民真的不想死啊,他像看着大唐成为全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还是大唐。

  之前天幕说过,唐朝开始走向衰落,是由于李隆基晚年发昏,做了些不当举措,最后发生安史之乱,大唐一蹶不振。

  而李隆基是在自己死后的政变中一举夺魁,斗败了所有人当上的皇帝。

  这件事情,武瞾想出来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不死。

  如果不死就不用传位,大唐自然也不会完蛋,哦,现在不是大唐来着,是武周。

  但这件事情还没来得及实施,天幕就告知她丹药是吃不得的。

  那该怎么办。

  跟着道姑修仙能成吗?

  ......

  秦朝。

  嬴政听完天幕所言,终于下定了决心,认为赵高和李斯是留不得的。

  他们之所以要扶持胡亥,害死扶苏,无非是现在扶苏与蒙恬私交甚好,担忧扶苏继位以后自己会受到打压。

  但扶苏本性良善,分的清何为忠何为奸。

  赵高或许真的会受到蒙恬和扶苏的打压,李斯却未必,他这么做又是何必呢。

  至于胡亥。

  嬴政不敢相信,整日里害怕上学害怕读书的小孩儿,身体里竟有着这么残忍的基因。

  天下人总说他是暴君,只能说他白担了这个虚名,胡亥才是真真正正的暴君。

  嬴政命身边人将赵高羁押入狱听候发落,又将胡亥禁闭宫门,等自己考虑清楚了再来解决。

  而城外的李斯,就算自己不说,顾及蒙恬和扶苏也早让人去把他绑了。

  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赵高这样愚弄君王把持朝政之人是万万不能让他活下去的,李斯虽有受人欺瞒的嫌疑,但他的出发点仍是为了自己,若是以后又有谁危及到了他的利益,难保不会做出天幕里所说之事。

  嬴政又想,不过那蒙恬和扶苏倒是真的忠心,看见了赐死的圣旨就真的去死了。

  忠心是忠心,就是有点儿蠢。

  最后,是天幕里说的那群起义之人,刘邦、陈胜、吴广,以及之前的项羽。

  嬴政的内心很明白,百姓起义都是因为朝堂之故,要么是失了民心,要么是已经没有了镇压之力,很明显,在天幕说形容的那个秦朝末年里,是两者兼具的。

  光是要杀,怎么可能杀的完天下百姓的反叛之心呢。

  所以他并不打算处理这群人,而把重心放在了整肃朝堂之上,因为这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

  ......

  宫城外,丞相府。

  李斯是没有想到扶苏和蒙恬敢带兵直接冲进他家里把他绑进大牢的。

  怎么说他也是一国丞相,就算是天幕说他有罪,那他是否真的有罪也应该由陛下来定吧。

  被关押在大牢里的李斯看着外头的愤恨的盯着他的扶苏和蒙恬说道:“陛下的圣旨呢?”

  “什么圣旨?”蒙恬反问。

  李斯笑了:“没有圣旨你们凭什么关押我?”

  蒙恬还要说什么,却被一旁的扶苏打断,扶苏抬了抬袖子,说道:“凭我是秦国公子,是未来储君。”

  说完,两人一同走出了监牢。

  蒙恬本来没有预料到扶苏会和他一起来抓李斯,也从来没有见过扶苏刚刚在监牢里的气势。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公子扶苏一向守礼端方,从不做这些冲动惊险之事。

  但扶苏站在监牢外面,却还是像惊魂未定一样,歉疚的看着蒙恬。

  他从未做过对不起蒙恬之事,蒙恬很快就明白过来,扶苏的歉疚是因为天幕中所说的,扶苏的死极不负责任,最终也导致了蒙恬的死。

  在那个结局里,扶苏是一个愚忠到懦弱的人。

  而他现在的举动,就是对天幕判决一样的预言的一种反抗。

  说到底,他其实还是一个勇敢坚毅的人,只不过从小读过的书,受过的教育是他很难违抗君父的命令。

  幸运的是,天幕将这个缺点从他身体里抽取出来摆在了眼前。

  从此之后,扶苏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史料:1.《史记秦始皇本纪》

  2.《史记李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