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百姓本来也都如各朝百姓一般将天幕当作是免费评书。

  闲来无事看看, 有事就不看,识字的甚至还浅浅的发送几个弹幕或者评论,虽然大多数都淹没在了弹幕的海洋里得不到回复,但他们乐此不疲。

  对他们而言, 天幕是个无比新奇的玩意儿, 哪怕它一直放在天上不动, 大家也担心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点店儿。

  普通百姓大多都不怎么识字。

  有时怕有什么好玩儿的东西没看到或者看不懂, 兴冲冲的找个文化人来问问。

  但文化人多半也不是很能把天幕内容给理解透彻,只能半蒙半猜再加上胡编乱造的给人家解释一下。

  毕竟怎么也不能失了文化人的身份和体统。

  说来也奇怪,那天幕中所显示的文字并非原六国任何一个地方使用过的,但他们一眼望去偏偏就是看的懂。

  然而当他们知道秦朝不久之后就会灭亡以后, 就不是那么的淡定了。

  一部分人担心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局面, 会被打破, 大家又会过上以前那种战火纷飞、流离失所, 命在旦夕的苦日子。

  又有的人希望秦朝可以立马完蛋,因为负责统计服徭役的人已经到家门口了, 村子里去服徭役的人去多少没多少,基本等同于死亡通知书。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宁愿秦朝马上灭亡,就算再起战事,也能够跟家人死在一起, 到时候尸骨有个栖身之所,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

  还有一部分,缺少大局观的人, 仍旧该吃吃该喝喝, 秦朝灭不灭跟他没关系,下一朝皇帝是谁都好, 反正自己又做不了皇帝,这天下谁要抢就抢去呗。

  他们看天幕仍旧和从前听评书的感觉是一样的。

  这一群人,是秦朝基数最庞大的人群,也是最快乐的。

  ......

  下相县。

  最近项羽一直迷恋天幕中那句“百二秦关终属楚”的预言。

  作为当年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代,楚国为数不多遗留至今并且一直带着复国之心的贵族,项羽总是认为自己是那个天选之子。

  虽说天幕没有直说那句话指的是他,但他就是有这样的直觉。

  十六七岁正值幻想力严重且疯长的时候,项羽每日茶饭不思,学习不想,就想着怎么起兵怎么复国,怎么成为大英雄怎么一统天下。

  范增倒是为此伤了脑筋。

  倒不是因为他学习上的事儿,项羽从来就不是个好学的娃,这点范增一直都是知道的,在他小的时候,范增时常劝他好好学习,文武都不可放下。

  项羽偏偏不听,只说人只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至于练剑,练得再厉害也只能打败一个人,没什么大用。

  范增虽然总是骂他好高骛远,却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且项羽力大无穷,甚至能够举起鼎来,对武功方面并不怎么上心,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教导。

  范增知道这孩子脑瓜子一向不怎么好使,又比较轴,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当初皇帝巡游会稽的时候,范增曾带着项羽一起去看过,他的本意是让项羽感受一下至尊之位上面坐着的人是何等的气派,何等的威震四方。

  谁知道年幼的项羽看着不远处的皇帝,问道:“那个人就是皇帝吗?”

  范增点头。

  项羽哼笑一声,说道:“看上去也不过如此嘛,一个糟老头子,日后我一定能够取代他......”

  此言一出,范增连忙捂住了他的嘴,身边虽然全是人,但大家也只把这话当做小孩子的无心之言,并没有放在心上。

  范增也确认了现场没有有心之人在旁听他们说话,才将项羽带离了那个地方。

  回去以后,范增很认真的告诫项羽:“日后,不可以在说今天下午说的那句话了。”

  项羽不解道:“为什么不能说?”

  “如若你希望我们被灭族,再无复国希望的话可以去试试。”

  范增的话似乎将项羽唬住了,他倒是没有再追问,也没有再乱说话,本来生为楚国贵族后裔,这个身份已经够尴尬了,若再为自己惹祸上身必然吃不了兜着走。

  虽然项羽在大街上说自己能取代皇帝这个行为确实很傻。

  但正也因为如此,范增看出来这个孩子有着非比寻常的志向,若是好好加以教导,日后必定争气,甚至复国有望了。

  其实复不复国的,倒可以另说,本来秦朝抢去的楚国天下也不是他们的,只是做大事,一定要师出有名,趁早给自己找好理由与目标,才能更好的为之奋斗。

  话说回来,有志气是好的,可是项羽非觉得天幕中说的亡秦之人是自己,就有些不可理喻了。

  范增每次问他凭什么这么觉得的时候,他也总是嘴笨说不出来,最后给出的理由是:“感觉。”

  我可去你大爷的感觉!

  项羽尚且年轻不懂事,但范增不年轻了。

  他知道要成任何一件事情,都得付出相对的努力,光是靠想象可不成。

  于是范增又把吊着茅草躺地下做梦的项羽叫去了书房,就算是敷衍了事,也得给他再学学。

  ......

  沛县。

  秦朝的刘邦和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并不是同一个刘邦。

  彼时他还是一个在沛县混吃混喝的痞子,虽然胸怀大志,但并不知道该怎么施展,好不容易服完徭役会来,又做了个亭长的职位,继续胸怀大志,也继续摆烂。

  刘邦这人运气属实不错,别看他一副不怎么靠谱的样子,却拥有一群足智多谋的朋友,什么萧何、樊哙等等虽然没事也会讥讽他两句,但都拿他当至交好友。

  还有个情人曹氏给他生了大胖儿子,说是人生赢家不是不行。

  但这些都不能满足刘邦的内心,他要的不仅仅是在沛县当一个亭长。

  只可惜英雄难寻施展之处,刘邦一身的抱负不知道用在哪里,真的有点太痛苦了。

  上一个系列,天幕在盘点美人,往往都会带着一个君王。

  刘邦在听的过程中对其评评点点,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好像不比这群人差诶。

  唯一差的点就是人家生在了天潢贵胄之家,而他刘邦生在了沛县。

  很多时候,差距是无法用努力来弥补,比如有人出生是皇子,有人出生是平民,似乎出生就决定了你能成为人中龙凤还是碌碌无为。

  刘邦不认为自己有多平庸,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机会,只要有机会他就一定能抓住。

  而天幕给出的,秦将二世而亡,似乎就是那个机会。

  当然,这个时候刘邦还并不知晓,他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至于使机会飘走,也不知道未来会实现怎样的理想与目标。

  对他而言现如今填饱肚子更加重要。

  这天,刘邦又来沛县街上混吃混喝,先去樊哙那里蹭一顿狗肉,再去王婆子家喝碗酒。

  已经欠了三天的酒钱没结了,刘邦一路去,一路在想这次该用什么理由来蹭这顿酒呢?

  毕竟王婆子也不是傻子,骗了她这么多次了,不找个好一点的理由人家是肯定不会相信的。

  刘邦摸鱼似的走到王婆子的摊位前。

  王婆子斜着瞥了他一眼,全当做没看见。

  刘邦感觉自己被无视了,倒也脸不红心不跳。

  他道:“王婆子,打壶酒来。”

  王婆子冷哼了一声,讥讽道:“又来骗酒喝啊?”

  刘邦被识破了目的,连忙拔高声音,想以此增强自己的气势:“怎么能叫骗呢?我何时没还你钱了吗?”

  王婆子道:“你那钱也叫还啊?十次只给八次,本钱都不够,你要是真有本事,也别来欺负我们做小本生意的,今日县令家来了贵客,正在摆席宴请,你去那儿混顿酒吃呗。”

  说罢,王婆子又冲他一笑,刻薄道:“哎哟,瞧我这记性,怎么给整忘了,你没钱啊,人家是要收礼钱的,你若是去了多半连门都进不去。”

  “今日你睁开眼睛好好看看,我进的去还是进不去。”

  说完,刘邦不顾王婆子的讥讽,径直朝县令家走了过去,

  其实王婆子的话并不能激的他往县令家去,只不过他想知道究竟来了什么贵客。

  如今天下时局不定,若想干出一番事业,只凭自己一个人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万一这贵客是什么贵人呢?

  于是刘邦气势汹汹的走到了县令家门口,然而两手空空,人家都问他准备了什么贺礼。

  最尴尬的是前面那人准备了一千金的礼钱。

  刘邦在别的方面不够富裕,但是脸皮很厚,于是他恬不知耻的给负责接收礼物的萧何说道:“我送一万金。”

  萧何手一抖,笔落在竹简上霎时划掉了一个人名。

  他看了看刘邦,淡定的拿起身旁的小刀,把墨迹晕染的地方削掉,然后问他:“你有病吗?”

  刘邦没病,但也确实没钱。

  可他却对萧何说:“你只管写就是了。”

  萧何写完,一旁的人大声朝里头同传:沛县刘季,送一万金。

  霎时,院中宾客借侧目而视。

  作者有话要说:

  1.《史记项羽本纪》

  2.《史记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