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同年汉献帝刘协禅让皇位给曹丕,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史称曹魏。】

  【自此,存在了一百九十多年的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时代即将开启。】

  【据说甄宓在嫁给曹丕以后,很受他的宠爱,不久后就生下来明帝曹睿以及东乡公主。】

  【但是初见时的一见钟情,日常生活中的朝夕相处,以及两个孩子的情分,还是没能阻止两人关系的破裂。】

  【毕竟当了皇帝,宫中女子越来越多,甄宓即使长的在漂亮,随之时间的推移,美貌也会渐渐的消逝,《三国志》中记载道:“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意思是,山阴公,也就是后面不当皇帝了的汉献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曹丕,再加上郭照皇后以及两名贵人,让甄宓非常生气,然后说了些不该说的话,把曹丕气的半死,于是被赐死了。】

  【就这样甄宓结束了她不算完美的一生。】

  【据说,甄宓的死状极惨,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是为了让她在黄泉之下都不能见人。】

  【也正因为这样,关于甄宓的流言及其的多,有人说她的死和郭照有关,有人说她的死与曹植有关,但无论如何,以她被赐死这个结局可以得知,她与曹丕必定发生了什么无法回转之事。】

  【回想甄宓的一生,出生名门,一嫁袁熙,二嫁曹丕,最后成为了皇后,但即便是这样,也仍然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可见古代女子的命运,就如同无根漂萍,长不牢也抓不住。】

  ......

  对于甄宓来说,从天幕中听到自己的死状,不知道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她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来拯救自己的命运,而不幸的是,这件事情不是单她一个人知道,而是天下人皆知。

  甄宓无暇去考虑,各路军阀得知曹丕会逼献帝退位,自己取而代之以后,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若是他们群起而攻之,那曹魏天下还能不能形成。

  她只知道这些对她而言都是无妄之灾。

  旁人的异样目光,家人的冷漠疏离,只因一件还没有发生,甚至有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表现的尽致淋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早在她少年时期遭遇战祸劝母亲把家里的钱粮分发出去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

  一个女子如果长得美,就成了她的原罪。

  异性的觊觎与同性的嫉妒都会接踵而至。

  她想,她确实要为自己多打算一些了,疑心已成了每个人心中的心结,就算此事不会立刻发生,那信任也已经荡然无存。

  所有人都觉得她以后会成为曹丕的皇后,随之,便不可能与她交心。

  然而看似平静的冀州,实际上也并不是百分百的安全,除却天幕的预言外,袁谭和袁尚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个有着嫡长子天然优势的地位,一个有着父母的偏爱,手握冀州这块风水宝地。

  没有立刻打起来已经是很给尸骨未寒的袁绍一个面子了,两人之间的气氛剑拨弩张,随时可能动手。

  自从与曹操一战胜利之后,袁尚与袁谭的争斗不仅没有平息反而一日胜过一日。

  无休止的内斗就是无休止的内耗,看似平静的湖面上往往暗藏着危机,谁也猜不透危险会在哪一天来临。

  很难说曹操近来对他们的放松是不是在养蛊,等着袁谭和袁尚两兄弟斗的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他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甄宓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她派人去军营中找了一张地图,然后根据地图计划,如果要离开冀州去哪里比较安全。

  如今天下纷争不断,战火绵延,须得找个能藏能躲之处,一旦发生战乱,也不至于措手不及。

  甄宓在地图上写写画画,圈好又排除,纠结了整整两日,才最终选好两处地方,一是益州,益州三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个避难的好去处。

  二是云南,边陲之地,远离战火,只不过听说那里气候湿热,也不知道她能不能习惯的过来。

  除了目的地,还要有银两,随身保镖、马匹、防身兵器、治疗跌打损伤风寒感冒的必备药品,一个人出门在外免不了会遇到些危险,还是要提前准备才好。

  甄宓撑着头,想象着如何逃避自己命中的劫数。

  留在冀州是必死无疑,离开冀州是可能会死,怎么考虑她都觉得这个风险值得去冒。

  说实话冀州没什么值得她留念的,但不经意间她又想到袁熙。

  袁熙怎么办呢?

  几年夫妻情义,说半点都没有舍不得,那必然是假的。

  在天幕中那个既定的结局里,她似乎已经辜负了他一次,虽然未必是她真心所愿,但妻子被掳走一事,于谁而言都是无妄之灾、奇耻大辱。

  且他如今人在幽州,如果需要保镖、马匹找他是在何适不过的了。

  但依他上次的表现来看,未必会与自己一起走。

  冀州已非久留之地,天幕虽然没有透露袁熙的结局,但如果袁氏败落,唇亡齿寒,他继续留在这里,最后必定是一条绝路。

  怎么说也是夫妻一场,甄宓想了想还是决定写一封信去问问袁熙的想法。

  ......

  天幕对于未来曹丕称帝的透露,对整个天下的影响无异于一个巨大石头砸进了风平浪静的湖中。

  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斗的如火如荼的各地军阀,知道曹丕以后会称帝的消息,要么是叹息掩泪,哀叹自己多舛的命运打了半辈子仗,啥也没捞着。

  要么是重整旗鼓,准备对许昌发起进攻,先下手为强,干掉曹丕最好。

  而对于曹丕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也可以说是惊吓。

  要说他半点野心都没有,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会信。

  但如今把野心明晃晃的摆在面上,怎么说呢,好像有点尴尬,毕竟如今掌权之人还是他的父亲曹操。

  他的身后还有一群虎视眈眈且个个英武不凡的弟弟。

  如果以后,他和那群弟弟会因为皇位的事情相争,那一定是怪曹操的基因太好了。

  哥哥曹昂虽然不幸去世却也是少年英雄,同胞弟弟曹是植万年难遇的绝世文豪,还有个几岁就开始称象的小曹冲,他的压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现在还有一件事摆在眼前,那就是天幕中说他是建立魏国的人,那不是意味着父亲没有称帝?

  这事儿若让曹操知道了,他该怎么解释才好?

  ......

  曹丕有些过虑了,关于称帝这件事,曹操早就知道了,天幕挂在那里,不是个瞎子都能知道。

  其实他对曹丕的各项能力都是十分满意的,之所以看上去没有那么的看重他,除开自己优秀的儿子实在是多得过分以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尚未年老,而曹丕的成长有些太快,快到了他已经压制不住的地步。

  现下天幕说曹丕将来会称帝,也算是完成了自己毕生的心愿,他很欣慰。

  只不过现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在乎谁登基的事情,而是天幕将这件事公之于众之后,他们该如何像天下人交代。

  说他们曹家绝无不臣之心,那估计连傻子也不会信。

  皇帝都接来自己家了,不就是为着篡位去的吗。

  若有人借此机会来讨伐他们,那也是完全说的过去的,毕竟只是随便找个理由,天幕的预言也勉强能算理由,甚至是神迹。

  想到此处,曹操把荀彧叫过来,想和他商量一番。

  荀彧听他说完前因后果之后,笑道:“您既然说了,天幕乃是神迹,那顺天而行又有什么不对?”

  曹操想对荀彧的脑回路点赞,细细一想又确实有道理,便没有再过多的纠结此事,而是派人放出传言,魏代汉室乃顺天行事,理所应当。

  各路军阀虽然还是没有放弃要来打他们的计划,但曹操手中的势力和军队也是不容小觑的。

  如今最大的敌手还是北方的袁氏几兄弟。

  曹操叹了口气,在心里思考,也不知他们几个内斗的怎么样了。

  ......

  许昌。

  23岁的刘协坐在皇位上,扳着手指头算自己还能做几年皇帝,天幕没说让位的具体时机,他也着实算不出来。

  但现在的问题是,让他让位没什么,本来这皇帝也是个空架子,做与不做都一样,重点在于他让位以后会怎么样。

  只要他乖乖让出皇位,曹丕就能免他一死?

  那如果他现在就把皇位让给他会怎么样?曹丕会不会看在他很识时务的份儿上,心情一好,再给他点别的好处。

  但他转念又一想,现在曹操正值壮年,活得好好的,突然把皇位让给他儿子,自己会不会死的更惨?

  算了,反正天幕说的时间也还没到,走一步算一步吧。

  《三国志》

  感谢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