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我靠拼夕夕卖廉价品,成国货之光>第223章 县长的无奈,政府给不起他们工资!
  杨琴回过神来,连忙说道:“青青爸爸,我觉得,青青的补习还是不能落下,这是为了她好,只有考上大学,她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交不起辅导费,我可以先给你们垫上,还有,以后不用让青青带饭来学校吃。”

  “我把我的饭卡给她,学校伙食不错,青青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点肉!”

  庞大海吓了一跳,连推脱说不用。看書溂

  他们家虽然穷,但人穷志不穷,哪能平白无故接受别人好处?

  “杨老师,你心意我领了,200块虽然多,但为了青青的学习,这个钱我是一定要出的。”

  “今天我去市里找工作了,在工地上搬砖,一天有100块钱,就是以后要经常住在市里,不能回去了,麻烦您今后多帮我照看一下青青……”

  庞大海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200元的报名费,有点贵,好在他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就是以后要经常待在工地,没时间回去陪孩子。

  虽然很不舍,但为了养家,没别的办法。

  挂断电话,庞大海就把200块钱打了过去。

  工地的工资是月结,要等到下个月,才会打到自己卡上。

  支付了200块,庞大海兜里就只剩下300块。

  这是这个月家里所有的钱。

  “再过几天,就是青青的生日,我答应要带她去吃一顿肯德基,再买一件新衣服,可是现在钱不够了啊……”

  坐在公交车上,庞大海满脸苦涩,觉得太对不起女孩了。

  本来答应女儿的愿望,又要失言了。

  自己这个父亲当的太不称职。

  另一边。

  收到庞大海打过来的200块钱。

  杨琴心底有些很不是滋味。

  这些贫困山区的家庭虽然搬进县城,但困境并没有得到解决。

  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有固定收入。

  像青青爸爸这样,四处找工作碰壁,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去工地搬砖。

  这是非常累的活,搬一天砖,腰酸背痛,一百块真的太少了。

  可对庞大海而言,一天100块,一个月就是3000块,能找到这样的工作,他是非常知足。

  “如果昆仑集团再给这些村民安排一份工作,解决他们在县城的就业问题,那就更好了。”

  杨琴喃喃着道。

  但她知道,昆仑集团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能够把房产价格打到这么低,免费提供给山区家庭居住,苏晨已经做了史无前例的事。

  有哪位企业家,愿意舍弃一切利润,做出如此之大的善举?

  没有!

  唯苏晨一人而已。

  再奢求其他,就太过分了!

  “苏晨能给山区家庭送房子,我作为青青的老师,是不是也要做点什么呢?”

  杨琴陷入思考。

  苏晨是她心中最伟大的企业家。

  自己不是标榜苏晨为偶像,要向他学习吗?

  想到这,杨晴连忙拿出手机,又拨打出了一个电话。

  对面接通,传来一个浑厚的中年男人声音。

  “琴琴,找我什么事啊?”

  “爸,我有一个学生,叫庞青青,前不久刚从山区转学到我们学校……”

  杨琴把庞青青家庭情况说了一遍。

  沉默两秒,杨县长才回道:“你是想让我给青青的爸爸找份工作?”

  得到杨晴肯定的回答,杨县长却叹了口气,苦笑道:“我的好女儿,你以为我没有给他们找工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还用你来教我吗?”

  杨琴满脸疑惑,并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平时,她心思都扑在教学上,对父亲手头经办的事不怎么过问。

  所以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杨县长把因果关系一说,杨琴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些贫困家庭以前在山区,都是靠种地为生。

  现在搬到县城里,住上了楼房,也失去赚钱的能力。

  县里早就给他们分配了工作,但很多人,种了一辈子地,并不熟悉这些技术性的活。

  不少车间工厂,反而因此拖慢效率,导致产能低下。

  县里进行了补贴,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加上这群人没有文化,学问低,想从头学一门手艺,太难太难了。

  青青爸爸身上发生的事,只是贫困家庭当中的缩影。

  搬进县城的贫困人口当中,有太多人找不到工作,还有很多人找到工作,没几天又被辞退了。

  “这些入驻县城的贫困家庭,有5000多人,和青青一样的极端贫困家庭,占据了五分之一人数!”

  “可是,县里虽然给他们都提供了工作机会,但很多人因为自身水平低下,胜任不了这份工作,或者学起来困难,一连几个月都赚不到钱。”

  “咱们石县本来就不富裕,有工作岗位的机会不多,而县里的困难户,不光是这5000口贫困家庭,原有的底层收入家庭,也面临着找工作困难。”

  “如果把就业的机会给这些山区家庭,岂不是都乱套了?”

  “所以,政府只能给予一定的补贴,不能过度偏袒谁。”

  “我们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了,总不能直接发钱吧?再说,你爸我是个穷县长,也发不起啊!”

  听完父亲的话,杨琴沉默了。

  她知道,父亲说的是事实。

  政府已经提供了工作机会,就看这些山区家庭能不能把握得住。

  毕竟。

  岗位就那么多,但人数却严重超额,狼多肉少,根本就不够分!

  要面面俱到,给每个人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那是不可能。

  别说石县,就是一线的大城市,都没这份能力。

  5000多个贫困人口,加上原有的中低收入家庭。

  得有多少工作岗位,才能满足需求?!

  确实……不切实际!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杨琴暗叹口气,觉得自己太一厢情愿了。

  一个小小的石县,竟然会有这么多贫困人口,这么多人找不到工作。

  以前,她对这方面关注的太少了!

  杨琴心灰意冷的时候,杨县长却话风一转。

  “不过,咱们县这5000多个贫困人口,虽然政府给不起工资,但或许有人给得起!”

  “县里也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但有人能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