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469章 徐州局势,袁基慷慨!
  十月初七,是夜。

  徐州。东海郡。

  郯城,刺史府邸。

  大堂内,陶谦接待着刚刚到来的督军御史。

  “陶使君!”

  荀彧身着御史官服,面色稍显疲惫,但眉宇间目光炯炯,看着陶谦道:“你是说,徐州治下最强世家并非陈氏,而是汉室族亲?”

  “不错!”

  陶谦面容正色道:“东海刘氏,传自东海王刘彊之后,莒县刘氏,传自齐王刘肥之后,彭城刘氏……广陵刘氏……下邳刘氏……!”

  “除刘氏以外!”

  “下邳陈氏,想必荀御史也清楚!”

  “广陵郡亦有,蒋,雷,谷,鲁四氏!”

  “海西徐氏……兰陵萧氏……”

  “……”

  “治下原本还有两个豪族,一为临淮鲁氏,二为胊县糜氏,不过这两家,于在下上任之初便已西迁!”

  花了半个时辰功夫,陶谦把徐州治下,各大世家豪族的情况,都如数家珍的说了出来。

  “陶使君!”

  荀彧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询问道:“今徐州可战之兵几何?”

  “荀御史!”

  陶谦面色难看道:“徐州兵力原有三万,但经朝廷裁军以后,现在兵力为两万,但在下能调动的兵力,实际上只有一万七,这还是在下使用了一些手段!”

  “下邳陈氏根深蒂固!”

  “在下不论用什么方法,对方都可以各种理由回绝,想来已是有不臣之心!”

  “是以,在下虽然接到了圣旨!”

  “面对徐州的四战之地,亦是无能出兵伐逆!”

  作为行伍出身的陶谦,自然也保持着行伍作风,手段颇为强硬,但面对陈氏,以及现在的局势,他却不敢做得太过。

  “在下明白了!”

  荀彧点点头,起身朝陶谦行礼道:“在下这就前往下邳,彭城,奉高,开阳三地,就要有劳徐使君费心了!”

  彭城与豫州相连,泰山奉高西邻兖州,北接青州,琅琊开阳与北面青州相邻。

  徐州一马平川,少有险地可守。

  所以这些重城,也就成了唯一的防线。

  “下官必尽力而为!”

  陶谦起身回礼,看着不做休息荀彧,面上也带着些许敬佩之色,知道事态紧急的他,并没有出言劝对方多休息。看書喇

  “告辞!”

  两人再度行了一礼之后,荀彧离开了刺史府。

  府外五百羽林郎。

  和数十名西凉护早已做好准备。

  荀彧踏上车舆,吩咐道:“即刻前往下邳!”

  “喏!”

  张飞恭敬抱拳,旋即沉声道:“出发!”

  府邸外。

  陶谦目送荀彧的队伍缓缓远去,眼中充满了期待,期待对方此行可以顺利,也对接下来镇守徐州,充满了信心。

  “使君!”

  一名中年将领行至陶谦身边,看了一眼远去的车队,迟疑道:“你说,咱们能守住徐州吗?”

  “守不住也要守!”

  陶谦沉声道:“若徐州再失,只怕这天下将不复汉姓,这让我如何对得起先帝?”

  “曹豹!”

  “本使君予你五千兵马镇守开阳,哪怕你死在那里,也定要保开阳不失,明白吗?”

  “末将明白!”

  曹豹闻言恭敬抱拳。

  “我也该前往彭城,去会一会袁绍!”

  ……

  翌日,荀彧抵达下邳。

  在靠近下邳城之际,才发现城门紧闭,视乎并没有让他们入城的意思。

  “好一个陈氏!”

  荀彧放下车帘不再多看,开口道:“先退回良成县!”

  城楼之上。

  陈珪父子二人看着下方羽林郎掉头,脸上也满是复杂之色。

  “元龙!”

  陈珪淡淡道:“今日吾拒朝廷御史入城,我陈氏已经没有退路了!”

  “父亲!”

  陈登面色坚决道:“道不同,不相与为谋,我陈氏没得选,改天换地也定会在士纪公手中达成!”

  “嗯!”

  陈珪微微点头,转身道:“荀彧定不会就此罢休,郡内的世家,也该站队了!”

  “孩儿明白!”

  陈登闻言深吸口气,恭敬行礼应是。

  豫州,汝南郡。

  汝阳县,袁氏府邸。

  大堂之内,袁基于主位安坐,下方楚国文武两分。

  “启禀陛下!”

  阎象出列恭敬行礼道:“自您举义伐汉以来,近日有数名猛士率众来投,可见楚国乃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您看是否接见一番!”

  袁基自然无不应允。

  片刻之后,几名虎背熊腰,身着戎装的汉子进入大堂。

  “草民郑宝,杨蕤,张多,雷簿,许乾,张勋,陈兰参见陛下!”

  七人行至中央,朝袁基单膝跪地恭敬抱拳。

  “诸位英雄免礼!”

  袁基起身双手微抬,爽朗道:“快快请起!”

  对于这七人他虽然没见过,但对他们的底细却非常清楚,他们少则带了上千人马,多则带了上万人马来投,他又怎么会将其拒之门外。

  “谢陛下!”

  七人面色潮红恭敬抱拳之后,这才起身垂首而立,袁基称他们为英雄,让得他们颇为受用。

  最后,袁基给他们安排了校尉一职,带来兵力最多的郑宝,则给了一个前中郎将的职位。

  一番封赏,大家都非常满意。

  “启禀陛下!”

  随后审配出列,恭敬行礼道:“如今军功以统计完毕,其中骁勇将士,有陈到司马斩首百五一级,高览司马斩首百一三级,韩荀司马斩首九六级,朱灵司马斩首六三级,蒋奇司马斩首五九级,李丰司马斩首四七级,高干都尉斩首三五级……”

  “嘶~!”

  听着审配的汇报,大堂内不少文臣武将不由倒吸凉气,特别是新来的七名将领,在听到陈到,高览,韩荀三人的战绩以后,眼中也满是震动之色。

  “好好好!”

  袁基闻言连道三个好字,俯瞰着一众文武,当即下令封陈到为虎贲中郎将,高览为前将军,韩荀为右将军,朱灵将奇二人为左右中郎将,李丰高干为校尉,其他斩首二十级以上者为都尉。

  楚国初立。

  袁基自然要尽快完善军政框架,所以封赏起来也毫不吝啬。

  “陛下圣明!”

  随着袁基话落,下方百官直接原地高潮,武将们更是心潮澎湃,不少人恨自己没有参与到此前一役。

  因为他们知晓,袁基这种慷慨也只是暂时的,那些受封赏的将领,是取到了第一波从龙之功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