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446章 机智袁术,立国之请!
  “兄长!”

  随着袁基话落,袁术第一个站了出来,面色沉痛,激愤道:“当今天子刘协,虽是国贼董卓所立的伪帝,但他身上依旧流着刘氏血脉,我袁氏数世为公,名满天下!”

  “如今落得如此境地,又岂能再行侍汉?”

  “难道我袁氏的儿郎,生来就应该为刘氏卖命,难道我袁氏儿郎,就没有半分血性?”

  “叔父侍汉数十载!”

  “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汉室杀害我袁氏至亲,此仇不报,何以为孝?”

  “此仇不报,我袁家,又何以立世?”

  “弟请命兄长!”

  说道这里,袁术跪伏在地,面色激动铿锵道:“带领袁家脱离汉室,集大义兵伐汉室,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论,汉室如此不仁,推翻腐朽的汉室,乃大势所趋!”

  “兄长若是不答应!”

  “弟便跪死于此,也要好过被汉室捉拿为囚,成为那待死之人!”

  袁术说完以后,额头抵着青石板,似乎只要袁基不答应,他真的就会跪死在这里。

  “公路怎能如此糊涂?”

  袁基摇了摇头,开口道:“那刘协始终只是一个伪帝,咱们的仇人还是董卓!”

  众人闻言隐隐有些意动,对于袁氏的遭遇,更是气愤异常,现在见家主还是心向汉室,他们也只得暗自着急。

  然而他们位卑人言轻。

  这个时候。

  也只得看向袁氏的一众大人物。

  “家主此言差矣!”

  阎象出列恭敬行礼道:“正如公路公子所言,刘协虽是伪帝,但他身上依旧留着刘氏血脉!”

  “自大汉开朝起!”

  “死在刘氏手里的功臣还少吗?”

  “刘邦本为市井之徒,得楚王重信义,最后刘邦又是如何对待楚王,若不是刘邦背信弃义,他又何能开创汉室基业?”

  “最后死在刘邦手里的功臣,更是不计其数!”

  “再有,功大莫过于霍光!”

  “然霍光费尽艰辛,立刘询为帝,虽然有孝宣盛世,但霍光一族,却被刘氏举族而诛!”

  “光武帝刘秀更是如此!”

  “刘秀起势之初,为了巴结定真王刘扬,得到刘扬的支持,隐瞒自己已经娶妻阴丽华的事实,以娶妻的名义,迎娶定真王的外甥女郭圣通!”

  “然而待天下平定之际!”

  “刘秀以刘扬造反的名义,将刘扬一族夷灭!”

  “郭圣通丢失皇后之位,郭圣通之子刘疆丢失太子之位!”

  “以属下看来!”

  “刘氏至高祖刘邦起,其子嗣忘恩负义,背信弃义,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德性,就被他们刻入了骨子里!”

  “如今袁氏名满天下!”

  “公子在民间,更是名声冠绝!”

  “不论是董卓,亦或是刘氏,必定难以容纳公子!”

  “属下更不意公子,为如此刘氏卖命!”

  “公子可曾想过,若有一日你能除去国贼董卓,那下一步,刘氏又会如何对你?”

  “公路公子之言,话粗理不糙!”

  说道这里,阎象也如袁术一般跪了下来,面色凝重道:“属下恳请公子登基称帝,将刘氏的丑恶现于世人,带着吾等推翻腐朽的汉室!”

  “纵兵败身亡,属下亦百死无悔!”

  说完,也是已头杵地,静待佳音。

  “哗!”

  众人听完以后,对汉室和刘姓更为不满,他们没想到刘氏还有这么多丑恶,而且他们也相信阎象主薄,不可能会骗他们。

  而袁术在听了阎象的话以后。

  在心中直呼学到了!

  毕竟人家说得有理有据,还把刘氏说得一文不值,这下兄长再想为汉室说情,那也无话可说。

  “属下审正南!”

  就在这个时候,审配出列直接跪伏下来,面色涨红道:“恳请公子称帝,愿随公子推翻汉室,百死无悔!”

  “哗啦!”

  随着审配话落,卧房之人众人尽都跪伏在地,齐声大喝道:“恳请公子称帝,吾等愿随公子推翻汉室,百死无悔!”

  “我袁基何德何能,能得诸君相助?”

  袁基这个时候,也似乎很费力的从床上直起身子,面色满是感动道:“诸君可曾想过,这一步一旦踏出,吾等就会彻底做实叛逆之名,来日亦无半分退路可言!”

  “恳请兄长称帝!”

  袁术见大势已成,面色激动道:“弟愿追随兄长推翻汉室,百死无悔!”

  “恳请公子称帝,吾等百死无悔!”

  众人再度恭敬大喝。

  而屋外的数百名,没有进入卧房的骁将闻言,纷纷面色大变,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怎么这才一会儿功夫,里面的人好像就要造反。

  而见机得早的将领,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诸君之请,我袁基答应了!”

  袁基扫了一眼众人,开口道:“然如今局势危急,登基之事可容后再行,但举义传檄,却是势在必行,都起来吧!”

  “公子英明!”

  众人闻言大喜过望,再度叩首之后,这才站起身来,面色都带着潮红之色。

  “公子!”

  起身以后,阎象提议道:“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登基之事可稍作迟缓,但袁氏之国号,以及袁氏之年号,却需尽快定下来!”

  “兄长!”

  袁术心潮澎湃的接话道:“阎主薄此言甚是有理,大汉自刘邦立朝,是为水德,武帝刘彻之后,又改为土德,然王莽篡汉之后,刘秀再立大汉,是为火德,如今袁家起势,当以火生土!”看書喇

  “袁氏本就属土!”

  “袁氏代汉,乃上天注定!”

  “既然天意如此,那么袁氏建立的国号!”

  “当为大袁!”

  “年号为黄兴!”

  说完以后,袁术一脸期待的看着袁基,似乎对自己的说辞很有自信。

  而然袁基此时,脸上虽然带着笑意,心里却有些想打人。

  “……!”

  而袁术的话,也让一旁早就准备好说辞的阎象无语凝噎,他想开口反驳,但袁基没有表态,他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一个袁字,不单属土德。

  还是袁氏的姓氏,万一袁基也觉得不错该怎么办?

  “公路言之有理!”

  一旁袁遗出声道:“不论是袁,还是黄,都属土德,更妙的是与袁氏相得益彰!”

  “不错不错,三公子说得在理!”

  “吾也觉得不错,只是古往今来,好像还没有人以姓氏,冠以国号,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些不妥?”

  “的确如此,不过这不是巧了吗?”

  “……!”

  一众武人在听了袁术的话以后,也跟着兴致勃勃的讨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