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438章 诡辩之论,刘辩刘协!
  “尚书亦有言!”

  说道这里,李儒愈发激烈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大汉之天下,若以家天下而论!”

  “刘氏当为天子,袁氏杨氏等世家,可以为诸侯!”

  “然天下至光武而始!”

  “世家虽居功至伟,却不知收敛,在各地肆意兼并土地,以养自身,致使天下生民疲敝,流民四起,到了光和年间,世家总算自食恶果,激起民愤,这才有了黄巾起义!”

  “可见大汉之世家!”

  “经过数世的延续传承,已然危及到了社稷国本!”

  “是以刘氏天子,当得变置诸侯!”

  李儒执手朝袁隗行了一礼,沉声道:“是以在下才言,袁公言之大谬!”看書溂

  董卓闻言目光猛亮。

  心中直呼李儒干得漂亮。

  因为他在听了李儒的话以后,这才恍然大悟,他要中兴大汉,自然要毁坏世家的利益,但归根结底却是世家咎由自取。

  若不是世家豪族贪得无厌。

  先帝又何苦中兴大汉?

  难道太平的盛世他不香吗?

  更何况比起董卓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家天下,他更加信任孟子的言论。

  “你这是诡辩!”

  袁隗目露不屑道:“天下本为天子与世家共治,如今刘氏的作为,本就令世人心寒!”

  “袁公之言,又何尝不是诡辩?”

  李儒淡淡反驳道:“天下的确需要同士大夫共治,此乃千古不变之理,然你袁氏却为了一己之私,欲破坏江山社稷,又何须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文优言之有理!”

  董卓也适时接过话头,看着袁隗沉声道:“袁公莫要再巧言令色,在下深知袁氏所谋,再行多言,不过是自曝其丑,还是让令侄出来一见,别让在下难做!”

  “哼!”

  “尔等欲寻士纪,只怕是问错人了!”

  袁隗面色难看冷哼一声,起身一甩袖袍扬长而去。

  “主公!”

  见董卓手扶战刀面色阴沉,李儒对其摇了摇头,面色凝重道:“想来那袁基定不在府中,以袁隗的心性,只怕主公将刀架在对方脖子上,对方也不会透露半分!”

  “可恶!”

  董卓愤恨道:“难道那袁基此际,已经离开了雒阳?”

  “此事尚不敢妄下定论!”

  李儒微微摇头,对于袁基是否离开雒阳,他也不敢肯定。

  “传令下去!”

  董卓转身目露凶光道:“雒阳即刻封城,并排查司隶各个关隘,若发现可疑之人,可先行扣押,老夫真不相信,这袁基还能飞了不成!”

  “属下领命!”

  李儒恭敬行礼应是。

  就在董卓前往袁氏之际,荀彧收到了天子的传唤。看書喇

  北宫,章德殿。

  “老师!”

  当荀彧进入殿内,不待他开口,刘辩面色复杂的看着他,先行出声道:“如今协弟继位之期已定,不知老师是否知晓,协弟欲如何安排学生?”

  “回陛下!”

  荀彧闻言也不敢去看刘辩,恭敬行礼道:“您乃先帝子嗣,待新皇继位以后,您当前往封国牧守封地!”

  对于这个弟子,不论其执政之际有多令他失望,都改变不了,他对其心怀愧疚的事实,只是经过多方面的考量,他不得不承认,刘协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学生明白了!”

  刘辩听了缓缓点头,接着道:“寻常百姓之家,但有至亲故去,子嗣须守孝三载,以此为孝!”

  “汉室作为天子之家!”

  “更当引以为表,学生欲前往文陵,为父皇母后守孝,不知老师以为如何?”

  “陛下此议或有不妥!”

  荀彧闻言为难道:“微臣能理解您的恭孝,但此际时局特殊,一旦新帝继位,您前往文陵,或能成为天下有心人,攻讦汉室的把柄,还请陛下三思!”

  如今雒阳风谲云诡,董卓到底可不可信,对荀彧而言也犹未可知,袁氏最近的做为,更是让他心生疑惑难有头绪。

  一旦在这个时候。

  刘辩若是出了什么事,他不敢想象天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皇兄之议,为弟答应了!”

  不待刘辩出言,刘协独自一人抱着龙雀走进来。

  “见过殿下!”

  荀彧闻言转过身,朝刘协行了一礼,没有出言反驳对方,他相信对方心中自有考量。

  作为臣子的他。

  在很多时候只有建议之权,而不是仗着自己的微末本事,去左右君主之思,因为那叫恃才傲物。

  “见过皇兄,见过老师!”

  刘协进来以后,分别朝二人行了一礼。

  “协弟!”

  刘辩闻言先是一喜,随后看着刘协,目光复杂道:“没想到你我数日未见,再见之际,却是好似物是人非!”

  “却是皇兄多虑!”

  刘协摇了摇头开口道:“若非有虎狼觊觎我大汉江山,为弟也不会站出来!”

  “见协弟如此,为兄也就放心了!”

  刘辩看着一脸坦荡,少年老成的刘协,面上浮现一抹解脱之色。

  之后三人也没做多少交谈。

  荀彧和刘协两人,便各自告辞。

  刘协命张让前往太尉府,让他把董卓请到永乐宫。

  而荀彧在回府的时候。

  也遇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李儒。

  荀氏府邸,大堂内。

  “文若先生!”

  两人见礼之后,李儒面色凝重道:“袁基此际或已离开雒阳,想来袁氏所谋,并非是在朝堂!”

  “袁基离开雒阳了?”

  荀彧微微蹙眉,沉吟道:“以文优先生之智,那袁基当不能轻易出城才是,难道他借了卢公之便?”

  “许是如此!”

  李儒闻言微微点头,这个想法是他在袁府的时候,就在心底有所猜测,只是当时他也不好讲出来。

  现在听荀彧也这样想。

  他便知道,他的猜测或许八九不离十。

  “文优先生!”

  荀彧看了李儒一眼,斟酌道:“天子若得太尉之助,以袁氏此前的作为,想来定是难脱罪责,在下更好奇的是,太尉想要什么?”

  身处在雒阳漩涡的荀彧,在先帝驾崩以后,几乎每时每刻都觉得心累,被袁基利用更是让他身心疲惫。

  现在就算袁氏走了。

  他还会担心,董卓会不会成为财狼,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更可怕的权臣。

  而袁氏的阴谋,同样让他忧心

  一想到这些事情,他也多少有些理解叔父,但一想到自己夙愿,以及对先帝的承诺,他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投身到中兴大汉的事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