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352章 中原大治,新五铢钱!
  随着朝议结束。

  武侯封王的消息,犹如狂狼一般席卷整个雒阳,百姓哗然的同时,也将近期的其他流言盖过。

  对百姓而言。

  最近的谈资实在太多。

  不论哪一件都能称得上大事,可不管哪件事,与武侯晋位乾汉王的消息比起来,那都是小巫见大巫。

  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是夜,雒阳。

  司空府邸。

  一处凉亭之内火光明亮,荀爽和荀彧两兄弟相对而坐,三人身前各自摆着一些吃食,似为荀彧荣登九卿之首为贺。

  “文若!”

  荀爽看着荀彧,含笑道:“如今你已身居太常,可谓是位高权重,老夫也是时候致仕了!”

  “叔父!”

  荀彧闻言面带不舍,起身恭敬行礼道:“侄儿才疏学浅,没有您在身边教诲,恐难……”

  “文若无需多言!”

  不待荀彧说完,荀爽摇头打断道:“老夫去意已决,荀氏未来如何,也只能靠你们自己!”

  一旁荀谌没有说话。

  翌日。

  荀爽独自一人前往北宫,哪怕刘宏万般挽留,他依旧不为所动,最后刘宏只得答应,同样命荀彧为皇子少师。

  当天下午。

  荀爽的车舆,便出现在了雒阳中东门,看得出来他早就有所准备。

  曹嵩,袁基,蔡邕等人纷纷赶来相送,刘宏遣张飞率领羽林郎护送荀爽。

  送走叔父以后。

  荀彧走马上任太常,一边整顿太学鸿都学子,一边积极和武侯府沟通,购买书籍,左伯纸一事。

  他虽然从天子那里,拿到了不少左伯纸,可天子那里的左伯纸,始终也是有限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武侯府购买。

  至于制造。

  他没有想过。

  以武侯府对工艺的掌控,他们注定拿不到相关配方。

  七月中旬。

  荆州平定的消息传入雒阳,由于卢植即将班师的缘故,刘宏便遣张温领两路王师,进入益州平乱。

  至此。

  天下除了益州以外,各州迎来大治。

  差不多同一时间。

  原贵霜国都富楼沙。

  在段修国渊等人的组织下,进行大规模重建。

  新城名曰天武城!

  荀攸通过与国渊磋商以后,得到段修亲自命名,在天武城四方三十里外,铸建天山,天火,天风,天水四城以为拱卫。

  凉州,酒泉郡。

  禄福城,武侯府邸。

  一众武侯府文武分而落座,目光大多投向樊瑞,唯有贾诩最为认真,因为他今日一早,眼皮就跳个不停。

  “诸位!”

  樊瑞看着众人,面色沉重道:“在武侯府军东出并州之际,武侯府便收到了武侯传来的消息!”

  “武侯越过葱岭,南下征伐贵霜,遭到贵霜之主,以举国三十万兵力相抗,将士伤亡过半,可谓是损失惨重!”

  众人闻言面色狂变,不少人面露焦急。

  “不过!”

  不待众人出声,樊瑞话音一转,起身正色道:“这样的结局,是以贵霜付出十倍以上的代价换来的,也就是说,武侯此役不是惨胜,而是大胜!”

  “经此一役!”

  “贵霜浩瀚之国,沦为一片白地,只待百姓西迁,其疆域便会彻底成为汉土,将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将士的英勇,当为世人铭记!”

  “吾等皆为武侯府所属!”

  “武侯于前方开疆,吾等也不能成为武侯的拖累,更应该奋力直追武侯的脚步!”

  “是以,今日之议!”

  樊瑞看着众人,开口道:“其主要目的,便是决出各部,各军之间,去留西域的问题,想必诸位都清楚,凉州之武侯府,必不是吾等的归宿,唯有西域之辽阔疆域,才是吾等的立命之所!”

  “樊长史言之有理,在下愿自请西域!”

  荀衍起身朝樊瑞行了一礼,脸上满是跃跃欲试之色,这些年下来,他对西域一点都不陌生,现在凉州安定数载,他的刑部好像也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实际上他不知道的是。

  刑部去了西域,会变得更加无用,因为西域实行的是军官,加上礼部的存在,生杀予夺皆不用凭证。

  “在下愿自请西域!”

  “末将愿自请西域!”

  杜袭张绣等人纷纷起身行礼,面上也挂着期待之色,张绣去西域不为别的,只是心底有些挂念庞德。

  将自己的枪仙之名告诉对方。

  贾诩见此场景,自顾稳如泰山的抿了一口茶水。

  樊瑞目光扫过众人。

  在贾诩身上停留了一瞬,脸上也露出一名玩味之色,心中暗道,这次定要将这个摸鱼的家伙,给武侯送过去。

  “樊长史!”

  杜袭和枣祗对视一眼,后者行礼道:“今工部五郡之地,工事完备,武侯所言的五铢钱,如今已然制出,只待武侯批复,新的五铢钱就能代替原有的五铢钱!”

  “噢?”

  樊瑞闻言目光一亮,出言道:“快拿来与吾一观!”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枣祗和杜袭。

  事关金钱,几乎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正是此物!”

  杜袭笑着从怀里,掏出一把暗紫色的钱币,其大小与五铢钱相当,呈圆形,中间有着方孔,在光线照射下,钱币带着暗红之色,观之让人有些挪不开眼睛。

  “这...!”

  众人看着这些五铢钱,脑瓜子也是嗡嗡的,樊瑞咽了咽口水,此役道:“子绪,你确定这玩意是五铢钱?”

  五铢钱他们都熟悉。

  可这种品质的五铢钱,他们还是头一回遇见,因为一般的五铢钱呈暗黄色。

  “不错!”

  杜袭点了点头,一脸自信道:“为了制成这新的五铢钱,工部可是花了整整半年之功,终于才制出这含铜量上佳的钱币!”

  “据工匠们估计!”

  “此五铢钱,哪怕历经千载,依旧能保持如今的模样!”

  “子绪兄!”

  一旁麋竺面色凝重,沉吟道:“不知此物造价如何,与现有的五铢钱相比,又该如何折算?”

  作为武侯府主管财务的麋竺,自然明白这样的五铢钱,在出世以后,会造成怎样的冲击。

  毕竟这玩意和百姓,是息息相关的。

  其他人闻言也纷纷点头,目光带着些许好奇看向杜袭。

  杜袭闻言,面上也带着讪讪之色道:“造价比原本要高出不少,若折成现有钱币,五枚五铢钱可以换得一枚!”

  “这??”

  众人闻言面色一麻,麋竺缓缓点头正色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更需要武侯亲自决议才行!”

  “理应如此!”

  樊瑞拿过一枚五铢钱,点头朝杜袭道:“目前工部主事之人,就只有你们两人,凉州必须得留下一人,国渊长于铸建,此行西行便有枣祗前往如何?”

  钱币的确是大事,不过在樊瑞看来,这些事情都不是如今的要紧之事,现在他们最要紧的是开荒,恢复原贵霜疆域的民生。

  长于屯田的枣祗,明显比杜袭更合适。

  “在下没有疑议!”

  杜袭闻言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