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344章 霸道刘宏,立英烈祠!
  令狐氏坞堡的一幕。

  同时也在贾氏,郭氏,宋氏等府邸相继出现,巡天司筹备数月,这些世家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而与此同时。

  天子御驾亲征,剿灭三十万异族的消息,也从雁门郡传开,消息所到之处如阵阵天雷,无数百姓为之失语,世家为之胆寒。

  而刘宏在百姓中的声望。

  更是迎来了空前暴涨。

  六月初八。

  雁门关。

  刘宏下令明日班师回朝,并州接下来的数郡,交由董卓领军收复,王邑回归河东郡,盖勋被他留在身边,安排进了羽林郎。

  看着远的浓烟,刘宏心中豪气顿生,心中暗想着:“只待朕中兴大汉,其功绩必不输汉武!”

  此时的他。

  手里捏着此役的缴获汇报,刘宏对此百看不厌,虽然给武侯府分润了一半,可光是十万匹战马,就让他有些不能自已。

  其中牛羊更是无数。

  这让经济刚刚有所起色的他,宛如久逢甘露,心中无不暗想着,以后要多多找异族麻烦才是。

  有这些资源在手。

  他能练出更多,更强的王师,唯有强横的兵力在手,中兴大汉将不会有任何意外。

  “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盖勋快步走到近前,恭敬抱拳道:“营外前来诸多并州世家之人,他们到了以后便跪于营外,求您给他们做主,您看是否召见?”

  “并州世家之人?”

  刘宏闻言微微一愣,蹙眉道:“他们前来所为何事?”

  “回陛下!”

  盖勋面色凝重道:“晋阳王氏家主,王腾言,武侯欲为至亲报仇,下令将并州,以及河东郡的世家迁至封地,他们这是受了无妄之灾,这才前来求助陛下!”

  “哼,这是他们活该!”

  刘宏听完以后,面色微沉冷哼道:“朕御驾亲征之际,亦不见他们带乡勇前来随朕征战,如今武侯为其叔父报仇,他们倒是想到朕了?”

  “此等世家存之何用?”

  “盖勋!”

  越想越生气的刘宏,沉声道:“将朕方才之言传给他们,每人杖责二十,再将其赶出营门!”

  已经见过血的他。

  决定将霸道与强势贯彻到底。

  像这种无用的世家豪族,在他看来必须严惩,正好借段修之手,清理出一片清明之地。

  “喏!”

  盖勋闻言恭敬抱拳应是,他听陛下这么一说,也觉得很有道理。

  “陛下英明!”

  一侧荀彧沉吟半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朝刘宏行了一礼道:“此消息传开以后,定能震慑天下阳奉阴违的世家,中原可定矣!”

  “哈哈哈!”

  刘宏听了爽朗一笑,开口道:“文若之言,甚合朕意!”

  他没想到这番随意的举动,竟然还能有这种效果,若是有着世家之助,中原之乱的确可以转瞬而定。

  此时的他战功足够。

  自然不比之前总是想着挑起战乱,现在的他有足够的底气,来镇压世家的冲击。

  这就是他这一战之后,给他带来的威势。

  营门之外。

  盖勋将刘宏的话,原封不动的传给王腾等人。

  “……”

  王腾等人听完以后尽皆失声,面上满是如丧考妣的神色,心中更是后悔万分,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当初天子初到并州之际,他们就该派人前来助阵。

  现在天子的话。

  也让得他们无言以对。

  六月中旬,贵霜。

  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国渊,孙乾,郑益等人,带着二十多万百姓,总算赶到了富楼沙。

  “子尼!”

  段修将一本书籍,朝国渊递了过去,正色道:“贵霜疆域广袤,城池众多,咱们南下拓土开疆,为的便是征服疆域,其最重要的,便是将此地原有的国土,子民彻底汉化,而不是咱们去接受人家的文化!”

  众人听得认真,缓缓点头。

  “工部筹建好了以后!”

  “整个贵霜都需要推倒重建,去旧换新!”

  “第一步便是城池更名,以千字文为首,以武字为副,二字相连是为一城,具体如何命名,你自行决议即可!”

  “属下领命!”

  国渊闻言面色激动,恭敬行礼大喝。

  其他人见此。

  眼中也露出羡慕的神色,只要名字定下以后,只怕再过千年,国渊的名声都不会衰落。

  “公达!”

  段修微微颔首,朝荀攸开口道:“如今百姓已至,理民这一块无须多言,贵霜城池虽众,但其城却于大汉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后这些疆域将归于武侯府!”

  “官道的规划,城池位置的分布,关隘,水库的建设,工部必然忙不过来,还需要你来上心才是!”

  一旁国渊闻言目光一亮,如果有着荀攸协助,他的确可以轻松不少。

  “属下领命!”

  荀攸起身恭敬行礼应是。

  “公祐!”

  段修这才看向孙乾,含笑道:“你在西域干得不错,礼部掌教化之职,贵霜同样如此,本侯交给你两个任务,那就是武侯府所辖之地,不容诸教,更不容佛,哪怕是信徒也不行!”

  “第二个任务!”

  “便是建立一座英烈祠,武侯府所属将士,凡战死沙场,或有功之士,死后都能入祠!”

  “以后士子升学,先拜英烈!”

  “同时每年排出一日时间,礼部组织武侯府官吏,对英烈进行祭拜!”

  “武侯圣明!”

  庞德阎行臧霸三人闻言,骤然起身双目微红,恭敬抱拳大喝。

  “武侯圣明!”

  一众文人对视一眼,同样起身恭敬行礼。

  圣明一词明显是不合适的,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心底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英烈祠之庄严,须更甚武侯府!”

  段修摆了摆手,朝孙乾面色肃然道:“若无英烈的醉卧沙场,若无英烈的慷慨悲歌,何以担起武侯府的钢铁脊梁!”

  说道这里,段修沉声道:“是以,自立祠日起!”

  “凡不敬英烈者,斩!”

  “凡妄议英烈者,斩!”

  “凡祠中闹事者,斩!”

  “并将英烈祠,纳入礼部教化序列,凡所治下万千黎庶,都得知晓承平之盛世从何而来!”

  想到后世那些信教的。

  崇拜艺伎的。

  都没有崇拜英烈来得有利于国。

  他段某人。

  不担心他百年以后有人造反。

  也不担心武人作乱,更不担心黄袍加身。

  他只担心后世的百姓,被人按在地上摩擦,只担心他们唯唯诺诺。

  一众文武闻言不由翻滚着喉咙,其中部分文吏微微蹙眉,心忧武侯此行太过,可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可能跳出来反驳。

  “武侯圣明!”

  “属下领命!”

  一众文武恭敬抱拳行礼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