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277章 借粮之议,祖母西来!
  中军营帐之内,众人闻言之后面面相觑,赵云朝太史慈问道:“咱们有多少粮食?”

  “没有!”

  太史慈嘴角微抽,低声道:“听说如今掌管太仓的,是那个名声大噪的狗或,咱们每顿吃几粒麦,他都给你算的清清楚楚,咱们现在哪有粮食出借?”

  他们这一路走来,有所缴获就上交朝廷,对于这个太仓令,他们只能用服气来形容。

  “这...”

  赵云闻言嘴角微微一抽,对于狗或之称,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而其他人此时,也没好到哪里去。看書溂

  于是帐内进入了冷场状态。

  “那个...诸位将军?”

  张曼成看着这群有些局促的将领,迟疑道:“你们该不会担心我西凉护,有借无还吧?”

  “没有没有!”

  赵云连忙摆了摆手,神色讪讪道:“张司马,不是咱们不借,是军中的确没什么粮草!”

  对方是西凉护,在中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更何况赵云等人,也算受了武侯的恩惠,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实话实说。

  “这位小将军!”

  张曼成一脸你骗我的模样,开口道:“王师一路连战连捷,怎么可能会没有粮食?”

  “是这样的!”

  一旁太史慈出列,朝二人解释了一遍。

  “原来你们的粮草,比我们的还少!”

  张曼成听完以后,只得面色古怪的说了一句,然而他这句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却不可小觑。

  一旁赵晟好奇道:“那不知张司马有多少粮食?”

  他倒是很想知道答案,毕竟对方都落道借粮的田地,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口气。

  “不多,也就三万石粮食!”

  张曼成想了想,给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正色道:“如今城外流民不下十二万,此地去往凉州,最少需要三个月,就粮食而言,也最少需要二十万石,所以。。。”

  他甚至在想,如果中途再多来几万百姓,那么二十万石粮食,也不够用,好在作为黄巾的他,知道利用自己的优势。

  “咕噜!”

  众人闻言不由咽了咽口水,他们也被这种大工程惊呆了!

  “张司马!”

  太史慈出声道:“那你们还差十七万石粮食怎么办?”

  这么多粮食,放在哪里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哪怕一般的世家豪族,也拿不出这个量。

  “借!”

  张曼成理直气壮道:“快没粮了,我就去借,这一路走来,我已经借到了两万石粮食!”

  “人家会给吗?”

  赵云闻言微微蹙眉,武侯的名声在军中好使,但在世家豪族那里的名声,可是一点都不好听。

  “不会!”

  张曼成摇了摇头,正色道:“一般都是我带人去拿,然后给他们欠条!”

  “你这是借?”

  赵晟闻言面色一呆,其他人看向张曼成的目光也变了。

  “怎么不是借?”

  张曼成反驳道:“我都给他们留了欠条,自然算是借的!”

  “……”

  诸将听了以后无话可说,关羽出声道:“难道张司马就准备这样,一路借过去?”

  “不然!”

  张曼成摇了摇头,正色道:“其实在下今日确实是来借粮的,可谁曾想王师也没粮,所以在下决定不装了!”

  “南昌豪族刘氏就有粮!”

  “然其宗贼三千余,这粮食不太好借,南昌罗氏,张氏,朱氏三族的粮草同样不少,现在秋收刚过,找他们借也是一样的!”

  说道这里,张曼成躬身行礼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诸位将军可以应允!”

  “……”

  诸将闻言面色一麻,心中暗道这家伙竟然还是有备而来,然却没人敢轻易搭话,因为他们隐隐已经猜到对方想干什么。

  关羽出声道:“张司马但讲无妨!”

  “在下先行谢过将军!”

  张曼成目光一亮,随后把自己的计划,在众人目瞪狗呆神色下说了出来。

  “我关某答应了!”

  关羽听完以后,点头答应了下来。看書喇

  “这...算我一个!”

  赵云沉吟片刻,同样跟着点头,之后太史慈赵晟也纷纷表态答应。

  于是当天晚上。

  刘氏坞堡遭叛军夜袭,王师反应速度极快,最后刘氏坞堡虽然被王师踏平,但却没有一人死亡,只是损失了八万石粮草,以及两万佃户。

  第二日夜里。

  罗氏,张氏,朱氏三族同时遭叛军袭击,幸得王师及时赶到,三族之内才没出现人员伤亡,最后的结果与刘氏相当,似乎叛军缺粮了一般。

  第三日朝阳初升之际。

  张曼成带着壮大三分的队伍,再度踏上归途。

  待张曼成离开五日之后,南昌城内发生骚乱,王师没有费什么劲,就把南昌拿了下来。

  一问之下。

  赵云等人得知,原来城内的叛军真的没粮了,最后想找城内世家借粮,双方直接打了起来,这样的结果,让赵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十月下旬。

  段修在东归城陪着妻子,由于荀采分娩在即,府邸内外也是戒备森严。

  恰巧在这个时候。

  姑臧的祖母带着二叔,三叔一家来到了东归城,说是为了照顾荀采,对此段修心头微暖。

  一处庭院之内。

  段武和段修对坐品茗。

  “承泽!”

  段武抿了一口茶水,迟疑道:“这些年下来,三叔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从雒阳致仕以后,便回到了姑臧,在母亲的安排下一起来到了东归城,虽然他一路什么也没问,但心中的疑惑也是越来越深。

  “三叔但说无妨!”

  段修闻言微微挑眉,面上没有多少变化。

  “不知承泽可有代汉之心?”

  段武沉吟半晌,还是决定问了出来,倒不是他对汉室有多么忠心,而是段氏的未来在这个侄儿身上,他希望知道对方的想法。

  “三叔多虑了!”

  段修摇了摇头,笑着道:“在侄儿看来,脚下的土地皆为汉地,然大汉所代表的,却不仅仅只是汉室,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侄儿并无代汉之心!”

  “那种想法!”

  “在侄儿看来,实在太过狭隘!”

  “这个世间很大,疆域很广,有本事的人可以自行开拓,而不是执着于一地,无休止的内耗!”

  “数年之后!”

  “武侯府的疆土,便会超过汉土,我段修根本没那份心思,去陪那些士大夫勾心斗角!”

  “不愧是我段氏子弟!”

  段武闻言目光一亮,这两日东归城的情况,他也看在眼里,自家侄儿的想法也不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