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233章 袁氏之议,段修劳军!
  正月末。

  雒阳,司徒府邸。

  一处阁楼之上,袁隗和袁基二人对坐手谈。

  “啪!”

  袁基将一枚黑子落于棋盘,开口道:“据下面传来消息,那杨彪在华阴谢绝了所有来悼之宾,只怕杨氏已经做出了选择!”

  “此事早有预料!”

  袁隗落下白子,淡淡道:“如今这天下除了我袁氏和杨氏以外,再无人能执世家之牛耳,杨赐死后便只有我袁氏一家,杨彪即便心有不甘,却也不能,更不敢与袁氏同行!”

  “多想杨氏!”

  “于我袁氏而言,亦无半分益处!”

  “啪!”

  袁基落子以后缓缓点头,面色凝重道:“如此一来,杨氏就成了我袁氏的敌人!”

  “士纪你过了!”

  袁隗闻言摇了摇头,看着棋局开口道:“杨氏和袁氏不会是敌人,至少现在还不是,你这话不对!”

  “叔父教训得是!”

  袁基一脸受教,他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方才之言的确不该。

  “皇甫嵩现在如何?”

  袁隗没有再讨论这个问题。

  “皇甫嵩如今兵驻九江!”

  袁基想了想,笑着开口道:“听说他在扬州闹得挺凶,那边的山越怕是被他杀得差不多了!”

  “可有具体伤亡?”

  袁隗微微点头,他想问的除了皇甫嵩以外,其主要目的还是孙坚。

  “有的!”

  袁基沉吟道:“目前皇甫嵩麾下有三万兵马,扬州之行剿灭了十六万山越,收服的山越亦有三十万!”

  “功绩够多了!”

  袁隗闻言淡淡道:“先不管他是何原因去的扬州,但不得不说,他走了一步好棋,接下来他应该会班师!”

  “叔父此言何意?”

  听了袁隗的话以后,袁基微微蹙眉目露疑惑,这和他心中所想有些差异。

  “士纪!”

  袁隗看着袁基笑着问道:“你是不是觉得,皇甫嵩会继续征战?如平定荆州的五溪蛮,或者益州的南蛮?”

  “不错!”

  袁基点了点头,现在皇甫嵩兵威正盛,加上原来不好的名声,他应该继续征战再建功勋才是。

  “呵呵!”

  袁隗笑了笑,开口道:“士纪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没什么错,异位处之,若是把皇甫嵩换成一个冲动之人,或许还会那样做,但皇甫嵩却不是冲动之人!”

  “原来如此!”

  袁基听了以后面露恍然,皇甫嵩如果是那种冲动的人,就会不断抬高自己的功勋,以此来彻底洗刷皇甫氏的污名。

  可这样做的后果。

  就是功高震主,最后最好的下场就是致仕隐退,皇甫嵩明显不会那么干。

  他如果这个时候班师,不但能把污名洗去大半,还会得到天子更多的倚重,如何选择皇甫嵩自然明白。

  “啪!”

  袁隗落子以后,淡淡道:“这股风刮得够久了,若是再刮下去,一旦皇甫嵩班师,对我们而言又会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那叔父以为此事!”

  袁基迟疑道:“当由何人牵头最为合适?”

  “侍郎耿鄙!”

  袁隗白子落下之后,缓缓起身朝廊道行去,淡然的声音也在阁楼中响起。

  “耿鄙吗?”

  袁基闻言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如今何进等人都不好出头,这耿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人选,因为这家伙虽然出自耿氏,却是一个没有耿氏家风的人。

  二月中旬。

  西域,扜泥城。

  在这个中原大部分地区,都进入暖春的时节,扜泥城内依旧寒风凛冽。

  主道长街之上,段修身着裘皮大氅,看着两边屋檐上倒挂满的冰锥,面色古井无波。

  “武侯!”

  一侧同样身披大氅的荀攸,面色僵毅开口道:“中原只怕要乱了!”br>
  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收到封地传来的消息,也大致清楚中原的局势。

  “乱了也好!”

  段修闻言淡淡道:“天子欲中兴,无乱则不成,只要乱的不是百姓,一切都与武侯府无关!”

  改革始终会伴随着流血,段修无力改变,也不想改变,因为自有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大汉才会迎来真正的重生,才会再度安稳数百年。

  “武侯所言极是!”

  荀攸微微点头,旋即道:“如今子仲那边也收不到粮食,西域之地同样产粮极少,武侯府需要早做打算才是!”

  荀攸知道现在的武侯府,是以什么在支撑,毕竟不事生产的工程那么多,粮食消耗这一块,绝对是头等大事。

  “子尼!”

  段修开口道:“西域武侯府所辖,适合种粮的土地有几成?”

  “回武侯!”

  后面的国渊上前几步,恭敬道:“据属下统计,不足三成!”

  他负责工部,除了建设以外,屯田事宜同样也是由他负责。

  “嗯!”

  段修闻言微微颔首,开口道:“西域之地无有乡亭之说,所以这些土地一定要运用起来,子尼也要因地制宜,在适合的地方开拓荒地,由中原百姓指导春耕,想必与以往相比,会有不错的成效!”

  西域不比中原。

  可能一些县城周边,如村落,乡亭等等随处可见,但西域这边都是住在城里,土地什么的也都在城池周边。

  钟繇上任以来,更是将所有百姓迁进了十一座城池,以此便于管理,段修也没有准备改变这种模式。

  “属下领命!”

  国渊听了以后恭敬应是。

  “子尼!”

  好似想到了什么,段修询问道:“听公达说,你最近去往礼部府衙的时间变多,可是在执政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随着段修话落,队伍中郑益面色一变,随后瞄了瞄荀攸,他没想到对方把这事告诉了武侯。

  一旁的孙乾闻言也是面色古怪,然后看了身边的郑益一眼。

  “回武侯!”

  国渊听了以后,原本冻得冰冷的脸皮,也是微微一红,赶忙恭敬道:“属下在执政途中未遇困难,只是也想同公祐一般,多掌握一些异族语言!”

  “原来如此!”

  段修看了国渊一眼,面露恍然欣慰道:“既然子尼如此好学,不若本侯派两名精通言语之人前往工部,这样也能省你不少功夫!”

  “属下多谢武侯!”

  国渊闻言嘴角微抽,朝着段修恭敬行了一礼,后方的郑益听了以后目光一亮。

  “呵呵!”

  段修笑着摆了摆手。

  随后众人来到盐泽河畔大营,他今天过来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