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人在西域,开局杀回洛阳!>第47章 绕不过的袁氏,天子初心!
  十月中旬。

  凉州金城郡。

  允吾城。

  刺史府大堂之内,董卓看着雒阳司徒府传来的信件,眉头越皱越紧。

  “文优!”

  董卓将书信放于桌案,蹙眉道:“你如何看待此事?”

  “主公!”

  见董卓问起,李儒捋须苦笑道:“属下只能说,袁氏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家,其目光早已不在当下!”

  “何解?”

  董卓闻言大为惊奇。

  “主公!”

  李儒面色凝重道:“皇后何氏与董太后不合,对咱们而言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天子对太子之位举棋不定,何进仗着国舅之身在朝堂如鱼得水,袁氏此举,是要将我们引入未来的皇位之争!”

  “皇位之争?”

  董卓闻言大惊失色,出声道:“如今天子正当壮年,皇长子刘辩不过八岁,次皇子刘协更不过三岁,皇位之争是不是太早了?”

  “袁氏高瞻远瞩。”

  李儒摇头苦笑道:“可能得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消息,反正只要主公与董太后攀上关系,吾等的未来必将扑朔迷离。”

  “哎!”

  董卓叹了口气,脸色复杂道:“这条路是我选的,既然袁公提出如此,想必也不会害我。”

  “此计于主公当下而言。”

  李儒点点头道:“属于百利而无一害,自大汉开朝以来,外戚从来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得到董太后承认,主公外戚的身份就会被坐实。”

  “董太后会同意吗?”

  董卓好奇的看向李儒,至少如果有个人跑来跟他攀亲戚,他董卓可能会拔刀相向。

  “会的!”

  李儒含笑道:“主公于董太后而言,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外援,最重要的是,您身后站的是袁氏,这点董太后不可能不明白。”

  “没想到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袁氏!”

  董卓深吸口气无奈道。

  这一刻他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同时心底对权利的渴望愈发热烈。

  李儒苦笑以对没有接话。

  “对了!”

  好似想到了什么,董卓问道:“忠明最近如何,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没有!”

  李儒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呵呵!”

  董卓笑了笑,语气听不出多少情绪道:“看来忠明这是打算陪着我董某人,不打算离开了啊!”

  “主公,不得不防啊!”

  李儒脸色复杂,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无碍!”

  董卓摆了摆手,道:“忠明跟了我十几年,我知道他的为人,同样我如果站在他的位置,也不会跑去见段修!”

  “或许这就是世家吧!”

  李儒若有所思的感叹出声。

  “文优!”

  董卓没准备讨论这个话题,起身吩咐道:“就按袁公的计策行事吧,所需财物不用向我汇报,你直接去府库提取便是!”

  说完,董卓便离开了大堂。

  “喏!”

  李儒笑着行礼相送。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便来到了十一月。

  看着已经非常熟悉的雒阳城门,经过一个多月赶路的樊瑞,还是忍不住掀开马车车帘。

  “长史,雒阳城已到!”

  一名护卫来到樊瑞跟前,恭敬抱拳道:“您看我们是先住往驿站,还是先入司空府?”

  “先去驿站吧!”

  樊瑞想了想,开口道:“此行的目的与前次不同,自然不能如前次那般行事。”

  “喏!”

  护卫闻言恭敬应是。

  两个时辰以后。

  北宫,宣室殿。

  “陛下!”

  张让快步走进大殿,面带喜色将一封文件呈上道:“武侯再度遣使入京,这是刚刚使者呈上的奏报!”

  如果段修是常规官吏。

  谴人入京,不论是献捷还是其他,都有不同的说道,但如今段修的身份乃但列侯,更兼是有封地的列侯。

  所以遣人入京可称使者。

  代表着段修本人。

  “噢?!”

  刘宏目露疑惑的接过文书,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觉得这段修入京还挺勤。

  “滇那,零吾,烧当,牢姐,良多,封养,唐旄,沈氐八羌族覆灭,归化羌族三万七千人,解救汉人六千三百人!”

  “不错不错!”

  刘宏看着上面的消息,脸上容光焕发,先不提其它,光凭段修出征不需要朝廷花钱,便已经让他占足了便宜。

  要知道当初段颎出征。

  虽然缴获不少,但前期朝廷的投资都是十数亿五铢钱起步,两者一比高下立判。

  “雪花盐?!”

  刘宏看着段修上面说送来的雪花盐,不由抬头看向张让。

  “回陛下!”

  张让笑着道:“从三天之前起,奴婢已经将皇宫之中的青盐,全部换成了武侯府制造的雪花盐!”

  “原来如此!”

  刘宏闻言这才有些恍然,开口道:“怪不得朕感觉自己这几天胃口好了许多,一些膳食再也没有原来的苦涩之感,问题竟然出在了盐上。”

  “陛下洞若观火,奴婢深感敬佩!”

  张让恭维道。

  “对了!”

  刘宏好似想到了什么,出声道:“这雪花盐,外面作价几何?”

  至于所谓的盐铁官营。

  此时的刘宏想都不敢想,因为这条规矩早就坏了上百年。

  “回陛下!”

  张让闻言忐忑道:“目前市面上雪花盐极少,只有徐州麋家以及无极甄氏有卖,而且非常难以购买,一斤雪花盐的价值,已经被各大世家抬到了八金一石,千钱一斤,且供不应求,奴婢也是废了写手段,才从糜家哪里买了一石!”

  “什么?”

  刘宏闻言大吃一惊,有些震撼道:“八金一石还供不应求,那些世家那么有钱吗?”

  一想到八万五铢钱。

  才能买到一石盐,刘宏突然觉得,自己两千万钱一位的两千石高官,是不是卖的便宜了点。

  毕竟一千石盐都要八千万钱。

  “让父!”

  想到这里刘宏不由问道:“你说,一个太守之位朕才卖两千万钱,而且很多偏远地区更是只得一千万钱,还能上任再给,是不是太便宜了!”

  “陛下!”

  张让闻言苦笑道:“对于您卖官鬻爵的做法,天下士族本就怨声载道,前来求官的人也不多见,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其实陛下的苦心。

  不论是世家还是百姓,都是难以理解的。

  世家霸占天下九成五的官员选拔,天子最多只剩下那最后半成,一开始天子的初心,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身边凝成一股力量,以及充盈空虚的国库。

  谁知买官的人。

  往往都是不作为且收刮百姓的人,这也使得天子的名声越来越差,买官的人被换了一茬又一茬。

  即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来西园买官,而天子的名声却依旧是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