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打工人打工魂,本官是个社会人>第285章 繁荣昌盛,九州绵延
  但毕竟是陛下亲自下的圣旨,纵使众人心中有再多的微词,也不敢吭声。

  而身为当事人的林清歌听了,明白这应该是冷凝月之前说的补偿。

  好家伙。

  应该说不愧是她的凝月姐姐吗?

  她还没给凝月姐姐整个诰命回来,凝月姐姐就给她整了个公主的马甲。

  虽然心中有千般万般的不愿,但看在凝月姐姐的面子上,林清歌还是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象征性的欠了欠身,极其敷衍的说了句‘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帝也是极为不待见林清歌,微微颔首算是应下了。

  紧接着,小太监又取了一道圣旨,诵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即日起,但凡年满十六岁的女子,都可参加科举。

  其中成绩优异进入殿试者,可与男子一般入朝为官。

  钦此!”

  听小太监读完第二道圣旨的林清歌一脸诧异的看向身边之人,久久不能回神。

  见状,冷凝月伸手在林清歌的眉心点了点,轻笑道:

  “不是你说的吗,想让女子也能参加科举,当官走仕途。

  现在愿望成真了,怎么反倒傻了?”

  “凝月姐姐,我真是爱死你了!”

  林清歌说罢,不顾她那繁琐的衣裙和泰山压顶的头面,张开双臂给冷凝月一个大大的熊抱。

  新帝冷着脸看那在他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跟他的皇后‘你情我浓’,他偏偏又无可奈何的家伙,心里那叫一个怄。

  这时,自宴会开始就尽可能降低存在感的上官丞相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拱手道:

  “请陛下您三思!

  大夏从未有过女子当官的先例。

  而且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亘古不变。

  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女子的本分。

  若让女子入朝为官,岂不是有违伦常,将朝政视为儿戏?”

  “儿戏你妹的儿戏?!

  圣旨上写的明明白白,成绩优异进入殿试的女子才可与男子一般入朝为官。”

  愤愤不平的林清歌还未出声,本就与上官丞相不对付的风轻尘率先火了,叉腰数落道:

  “女子怎么了?

  谁还不是娘生的?

  你凭什么瞧不起女人?

  还什么男主外,女主内,亘古不变。

  确实没法变。

  因为女人能干的事,你男人干不了,但男人能干的事,女人却一样可以完成的很好。”

  说到这儿,风轻尘一脸嫌弃的咂了咂嘴:

  “上官丞相,说句不中听的话。

  把上官丞相你放到后宅之中,不超三天你就得被卷席子扔到乱葬岗。

  但若是让后宅之中那群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子们入朝为官,把她们宅斗的精力统统放到朝廷建设上。

  假以时日,本官保证比现在这个动不动堂堂右丞相就带头请假的朝廷要强得多!”

  “你、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上官丞相怒视眼前这个整日跟自己作对的毛头小子,恨得牙根儿直痒痒。

  林清歌趁机出声附和道:“上官丞相,风丞相哪里是强词夺理,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倘若上官丞相你不信,大可写一封告假书,将丞相之位暂让给本公主。

  本公主不介意替年老体衰的上官丞相你分担一二。”

  “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

  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堂而皇之窥探自己丞相之位的上官丞相被气得直甩衣袖。

  而‘告假书’三个字一出,在场官员终于明白为何看这位新受封的公主眼熟了。

  见众人均是一副目瞪口呆的夸张模样,林清歌呲了呲牙道:

  “对了,还未来得及做自我介绍。

  本公主姓林,名清歌,乃顺天府府衙林景行林大人的孪生妹妹。

  各位大人无论谁想写‘告假书’,都可以来找本公主。

  保证分文不取哦!”

  众人被那过于灿烂的笑容晃花了眼之余,下定决心,晚上归家后定要对自家的逆子逆女们耳提面命,让他们千万不要触这位长乐公主的霉头。

  唯有风轻尘一脸哀怨的望着林清歌,那表情好似在说,“大姐,你可做个人吧!”

  上官丞相一人势单力薄,就频频朝他的那些个党羽使眼色。

  然而,上官丞相的党羽还未起身启奏,新帝就一锤定音道:

  “我大夏女子巾帼不让须眉,无论是朕的母妃皇太后她老人家,还是已故的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靖王妃,亦或者是在边境封地驻守了二十余载的平阳郡主。

  她们一个个都是实至名归的女中豪杰。

  大夏国虽没有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但不代表以后不能有。

  朕以为,想要一个国家长盛不衰,就必须广纳人才,将各种能人异士收为己用。

  这里的人才不仅包括我大夏儿郎,还应包括大夏国所有的巾帼们。

  朕相信,在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我大夏必然会繁荣昌盛,九州绵延,遂才下了这道圣旨。”看書喇

  “陛下英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纵使相看生厌,林清歌还是第一个站出来捧新帝的臭脚。

  她开了这个头,听得心潮澎湃的永宁公主立马紧跟步伐,高呼万岁。

  许思筠等官家小姐们也纷纷附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上官丞相一党见势头不对,只能悻悻然的随波逐流。

  于是,女子可以参加科考入朝为官这件事就彻底的板上钉钉了。

  宴会继续。

  接下来进献贺礼的是暹罗国使团。

  暹罗国人的外貌特征更接近于林清歌前世的泰国人,他们为新帝进献的是一尊罕见的古佛。

  因为中间耽搁了一段时间,所以排在最后的高丽国和东瀛国一同上前觐见。

  也许是受前世的影响太深,林清歌总觉得这俩货凑到一起没憋什么好屁。

  果不其然。

  两国使臣行完礼,就见那高丽国的使臣开口道:

  “尊敬的大夏皇帝,我们为您准备了三样贺礼,但这三样贺礼需要贵国最聪明的人才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