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罗小说>都市情感>最佳娱乐制作>第一百零五章 十大女神,票房数据,最近收入
  “我不建议你投资我这个报社。”

  周成一脸苦笑道。

  “什么意思?”杨旭东疑惑道。

  “我这个报社虽然才刚刚成立一个多月,但一个多月以来,已经亏得我不想再继续了。”周成说道。

  闻言,杨旭东沉默少许,这才问道:“你们报社主打的是什么市场?”

  每一个报社成立之初,一般都会规划报社的未来定位。

  这个定位关系到后续的读者受众。

  就比如香江日报,它是一个新闻时事型的报社,主打的就是报道香江当日发生的各种新闻大事。

  这种新闻大事可不仅限于娱乐圈,新闻、政治等各种新闻它都会报道。

  “我们报社的定位就是娱乐新闻,我的想法是报道一些明星的绯闻、行程乃至一些其他娱乐圈发生的事情。”周成解释道。

  闻言,杨旭东稍稍愣了一下,这不就是90年代成立的壹时代嘛!

  壹时代主打的就是报道明星的各种绯闻。

  甚至,为了让报纸大卖,壹时代还创建了后世影响了整个娱乐圈的狗仔队专门偷拍明星。

  说实话,这种报纸的确很容易赚钱,但对于杨旭东来说,这种报社却不是好报纸。

  他本身就是娱乐圈的人,如果他去投资经营一家专门偷拍明星的报社。

  到时候圈里其他人会怎么看他?

  恐怕会直接把他排挤在圈子外吧!

  所以,如果是这种报纸,他是绝对不能碰的。

  不过,报社的定位方针也不是不能改变的。

  杨旭东如果想投资这个报社,他可以让报社的经营方式做出改变。

  想了想,杨旭东开口问道:“你是打算卖掉这个报社是吧!”

  “是的!有这个想法!”周成点点头。

  “那卖给我吧!你说说,你这报社大概值多少钱?”杨旭东郑重的说道。

  报社!

  对于如何经营报社,杨旭东其实并不懂。

  但他知道什么东西会吸引人的关注。

  比如再过两年,尼震经营的那个yes报。

  专注于青少年市场的这个报社在九十年代简直堪称香江杂志社中的大黑马,短短几年之间,它便一跃成为了能与民报等报社相提并论的杂志社。

  甚至,这份杂志还一度卖到了大陆。

  杨旭东的想法就是,自己或许也可以参照yes杂志,经营这样一家专注于青少年市场的杂志。

  一家杂志在手,不仅利于他宣传自己的唱片、电影。

  甚至,如果看哪个同行不爽,他也可以像尼震那家伙一样报他的绯闻。

  虽然这种做法很为人不耻,但有一说一,这种办法用来对付仇人简直太爽。

  “你认真的?”

  听到杨旭东的话,周成一脸不可思议。

  他一直以为杨旭东跟他聊自己的报社,只是为了跟自己拉关系。

  但现在看来,杨旭东居然真的想投资收购自己的报社。

  “真的,比真金还真!”杨旭东笑道。

  说完,他面色变得严肃,“不过,如果你把报社卖给我,我希望你能继续在报社任职,帮我管理。”

  周成能自己开报社,显然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虽然他的报社好像快跨了。

  但如果报社卖给杨旭东,他肯定会制定新的杂志刊发方案,到时候需要有个懂这行的人帮忙进行管理。

  而周成,在杨旭东看来,他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可以!”周成点了点头。

  说完,他也不采访杨旭东了,直接起身,“那我回去准备资料,你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安排人过来谈收购?”

  “你先告诉我你的公司大概值多少钱!”杨旭东站起身问道。

  杨旭东虽然想收购报社,但他还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

  虽然周成说他的报社体量很小,但难保这个体量也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

  要是去谈收购了,突然发现自己钱不够,那可是很尴尬的。

  “我建立这个报社花了三十五万港币,如果你要收购,应该会在五十万左右。”

  周成说道。

  闻言,杨旭东点点头。

  这个价格在他的承受范围中。

  而且,说实话,这报社的体量看上去也真够小的,才几十万。

  这可能就跟杨旭东的东亚影视一样,完全就空壳子公司。

  不过,对此,杨旭东也不嫌弃。

  钱没多少,却想收购大公司,那纯属扯淡。

  他现在的资金其实也就够收购这种体量的公司。

  收购一家报社当然不可能像买菜一样你报价,然后我砍价或者直接付钱。

  像报社这种公司,它的体量,公司规模等东西,在收购之前是都需要考察的。

  因此,在回去以后,杨旭东立刻便找了专业的律师与团队开始与周成对接。

  三天时间,杨旭东找的团队便将周成的香江娱乐报进行了很专业的估价。

  四十万。

  这是杨旭东的团队给的估价。

  于是,杨旭东就这个价格开始与周成进行了洽谈。

  这次洽谈,不再是杨旭东跟周成俩人对谈了,还有双方的律师团队。

  谈了一个上午,最终,杨旭东以四十五万的价格收购了周成的《香江娱乐报》。

  香江娱乐报被杨旭东收购以后,立刻在杨旭东的授意下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将报纸从日刊改为了周刊杂志。

  同时,报社虽然也会像以前一样报道娱乐圈的新闻,但这并不是报社的主要工作范围。

  报社在杨旭东的安排下,读者群体被定位到了青少年群体。

  花费了大概一周的时间进行改革以后,香江娱乐报正式更名为时代先锋刊,并在十一月七日这天发行了首期刊物。

  时代先锋刊的第一期刊物名字很牛逼。

  叫《香江十大女神之邱淑贞》。看書喇

  好吧,杨旭东学起了前世九十年代时杂志社最喜欢干的事,给各大明星进行各种排名。

  在后世九十年代,香江杂志社犹如春笋一般冒出,于是便冒出了各种为明星排名的什么十大美女、十大男神等排名刊物。

  甚至,91年的时候,还有杂志排出了最受少妇喜爱明星榜。

  嗯,黎明就是这个榜单的冠军长期保持者。

  当然,这些所谓的榜单肯定是需要一定公信力的。

  当时,这些杂志社就模仿台湾的龙虎金曲榜组织了投票环节。

  由杂志社出售一种榜单票据,粉丝购买这种榜单票据以后在票据上写上自己偶像的名字又寄给杂志社,杂志社根据这些票据来对榜单进行排列。

  好吧,说实话,这其实就是杂志社赚明星真爱粉的钱。

  对于真爱粉来说,像这种香江十大男神一般的榜单,如果自家偶像不在榜单上,那能像话?

  所以,他们一般都会去进行投票。

  当然,杂志社肯定也不完全白赚粉丝的钱。

  很多时候,杂志社会邀请明星来拍摄一些写真集,然后售卖给粉丝,粉丝购买这些写真集以后,可以免费得到一定数量的票据进行投票。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明星的钱不一定是他一个人赚的,像依托于娱乐圈的各种杂志社也一样可以赚这些明星粉丝的钱。

  当然,前提是你要得到授权。

  时代先锋刊就是如此,第一期的刊物头条就是邱淑贞。

  她是杨旭东特意安排过去拍摄的。

  因为这是第一期,邱淑贞完全是杂志社自己定的人物,所以为了打响名气,杨旭东亲自担任策划,为邱淑贞拍摄了一期堪称性感尤物的报刊。

  “老大?咱们的受众不是青少年吗?他们会买这种报刊?”

  时代先锋刊报社,周成翻看着手里的刊物,看着上面邱淑贞的一张张美照,忍不住问道。

  杨旭东扫了他一眼,“怎么?你难道觉得青少年就不喜欢美女?”

  “不是,只是这些照片会不会有点暴露了?”周成犹豫了一下,说道。

  照片周成手里拿的刊物正是今天发行的刊物。

  只见封面上的邱淑贞一身红衣,嘴里叼着一张扑克牌,看上去有种说不出的诱惑。

  “这都算暴露,我看你是没见过什么是暴露!”杨旭东翻了个白眼。

  因为邱淑贞算是自己女朋友的缘故,所以杨旭东在策划拍摄的时候,虽然给她拍的很性感,但不该露的还是一点没露,只是看上去有些诱惑而已。

  就这,周成居然还说暴露。

  对此,杨旭东只能说这孩子太单纯,还不懂什么叫暴露。

  他要是看到后世九十年代那些刊物,他恐怕会被吓死。

  “放心吧!这期刊物保证不会扑,你就等着吧!”杨旭东不打算跟他多说,而是继续翻看自己的报纸。

  这是一份香江影坛报纸,上面统计了上周的票房排行榜。

  《铠甲勇士》上周一共斩获了三百一十万,排在了第三位。

  在它前面分别是《好女十八嫁》跟《今夜星光灿烂》。

  这两部片子分别拿下了三百八十万跟三百五十万的票房。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电影淡季。

  周票房冠军居然才三百八十万。

  这个数据要是放到暑假档跟春节档,可能连前十都进不去。

  不过,与票房相对于的是,这个档期上映的电影基本都是小成本。

  就像《铠甲勇士》,五十万的投资,首周就把成本收回来,还赚了一些。

  对于《铠甲勇士》获得三百多万的票房,杨旭东既惊讶,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这部电影虽然不可能归属于经典作品行列,但不管是拍摄手法跟剧情都是合格的商业电影。

  再加上有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杨旭东几个大帅比,还有张曼玉、周慧敏、邱淑贞等大美女助阵。

  光凭这个阵容也值三百万票房。

  只是,后续的票房走势具体如何,这就是杨旭东不能左右的了。

  如果运气好,接下来一周,这部电影可能还会斩获两三百万的票房。

  要是运气不好,可能总票房不会超过五百万。

  好吧,作为一个穿越者,杨旭东自己都有些羞耻。

  请了这么多大牌帮忙,忙前忙后几个月,居然就拍了部几百万票房的电影。

  这要是说出去给其他重生者听到,恐怕要被唾沫星子喷死。

  不过,总的来说,杨旭东还是挺满意的,毕竟赚了,没亏。

  要是亏了的话,他可能真没脸继续主导拍摄电影了。

  放下香江影坛报,杨旭东又拿起另一份保证。

  《张学友强势归来,唱片首周销量破五万,他还是那个张学友》

  报纸上的信息是张学友的唱片信息。

  张学友的专辑《给我亲爱的》发行日期是与《铠甲勇士》同一天。

  发行一周,这张唱片在张学友不断跑宣传加上质量不错的情况下,一周时间,在香江拿下了五万三千张的销量。

  受口碑影响,之前对张学友不是骂就是喷的报纸们终于开始转变了态度,开始慢慢有吹嘘他的声音出现。

  放下这张报纸,杨旭东算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收入。

  首先是他自己的唱片《离别的故事》,这张唱片还有十万张的钱还没结,十万张,他的东亚唱片应该可以拿到八十万左右。(PS:宣传跟其他一些费用在之前已经跟宝丽金结算过,所以这次的钱比较多。)

  然后是周慧敏的《周慧敏》,这张唱片目前全亚销量达到了四十一万张,按照一张唱片分两块钱的分成比例,杨旭东可以分八十二万。

  再然后是电影《铠甲勇士》跟张学友的唱片分成。

  不过这两项收入的结算时间都还早,因此暂时不用计算。

  但光他自己的唱片跟周慧敏的唱片,他便可以得到一百六十万左右。

  当然,东亚唱片那边的八十万他私人到手的只有五十万,其他的三十万要归入公司中。

  因此,目前,杨旭东私人手上有大概一百五十万左右。

  在心里算清楚账以后,杨旭东高兴之余,心里也有些膈应。

  给宝丽金唱片担任制作人的确事事都方便,就是每次分钱的时候他心里都有些不爽。

  就周慧敏这张唱片,如果是由东亚唱片制作,他最起码要赚不下两百万。

  但因为是在宝丽金,所以他起码少赚了一百多万。

  不想还没事,一想起自己一百多万不见了,他就忍不住有些不舒服。

  同时,他心里也开始考虑起自己要不要彻底退出宝丽金唱片单干?